
李曉明維修門機抓斗
人物檔案
李曉明,男,1973年9月出生,2016年1月作為急需人才從外部引進,擔任江西新洋豐碼頭副主管,后因其工作能力突出,于2016年11月被提拔為碼頭散裝庫主管至今。該同志自入職以來,工作表現優異,專業技能扎實,對碼頭機械設備比較精通,為公司碼頭不斷規范管理、順利完成港口部門驗收、穩定員工隊伍及有效完成裝卸任務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碼頭建成運行初期,很多崗位都是特殊工種不好招人,特別是門機手,當時招聘進來的幾乎都是學徒,在操作上都不熟練。為了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崗位環境,提高操作技能,李曉明白天上班對他們挨個進行一對一地現場指導教學,晚上下班后加班查詢相關資料,再結合江西新洋豐碼頭實際情況,整理出門機安全操作規程及規章管理制度,讓門機手工作起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那段時間,碼頭的卸貨量非常大,在門機手緊缺時,李曉明白天上完班,晚上不查資料就去頂門機手的班,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十多個小時,雖然非常辛苦,但是他從不抱怨,一心只想著碼頭的正常運轉。
隨著碼頭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公司將散裝庫也交給李曉明管理。因為管轄范圍大了,管理的人員及設備也隨之增多,這讓他壓力倍增。為了確保碼頭和散裝庫的正常運行,他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兩地間,辦公室幾乎看不到他的身影。散裝庫不僅設備多,而且戰線長,光各種皮帶就多達50多條,加上當時行車和皮帶還處于運轉磨合期,故障頻繁。因此,李曉明經常會參與緊急搶修,即使是在凌晨兩點,只要接到搶修電話,20分鐘之內在搶修現場準能看到他的身影。正是這種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他的工作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曾被評為2017年度集團“先進工作者”。
江西新洋豐碼頭作為集團唯一一個自建碼頭,雖然沒有現成的管理模式和經驗可借鑒,但是因為李曉明此前有過在其他碼頭工作的經歷和經驗,所以在他的帶領下,江西新洋豐碼頭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長江沿岸碼頭加強整治管理,李曉明在碼頭的規范化運行、安全環保工作及與海事局、港口局、河道局等外部單位的協調工作上都作出了很多貢獻。
李曉明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管理干部,他深知自己所管轄范圍內工作的重要性,容不得一絲馬虎,出現任何安全隱患,都有可能釀成大禍,因此對待工作他高度細心謹慎,處處想在前面,看到后面,考慮周全。碼頭作為江西新洋豐非常重要的一個樞紐,傳動設備非常多,員工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特種設備及皮帶,人員又基本屬單崗作業,所以安全工作一直是壓在李曉明身上的一塊重石。他每天穿梭在碼頭與散裝庫作業現場,不分白晝黑夜地巡查設備運轉情況和查看崗位作業人員精神狀態,確保碼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記得那年冬天的一個凌晨,4:30左右,李曉明像平日一樣巡完碼頭,接著到散裝庫巡查。當他巡到一料倉時,發現當班人員不在崗,心里一緊,這么晚了,人能到哪去呢?他立即一邊焦急地喊著當班人員的名字,一邊順著皮帶往倉庫里找人。不一會,他看到當班員工拿著水杯走過來,其臉色蒼白,步伐踉蹌,精神狀態較差。李曉明立即上前扶住他并詢問情況。原來,這位員工可能是晚上衣服穿少了有些受涼,下半夜感覺不舒服,渾身無力,所以就拿杯子去打了點熱水,準備喝了緩和下。了解情況后,李曉明立即讓其回去休息,并囑咐他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強撐上崗,不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那時已是凌晨5:00,不到三個小時接班人員就要過來換班了,李曉明就沒有重新調度人員,而是自己一直頂崗到接班人員來了才回家。
閱盡征程好風光,更有勝景在前頭。在公司工作的近四年時間里,李曉明數年如一日,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用絕對的執行力、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展現了新洋豐人“務實敬業、踏實肯干、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風貌,高度詮釋了公司“簡單做人,用心做事”的企業文化理念。目前,整個碼頭和散裝庫人員都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相信在李曉明的帶領下,人員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率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