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海榮正在檢查設備
人物檔案:楊海榮,男,現年47歲,湖北宜昌人。2005年8月進入宜昌新洋豐磷銨廠工作,歷任該廠干燥工、生產班長等職,現任該廠磷酸車間副主任。他在工作中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為宜都廠區的建設與磷銨廠磷酸車間的首次開車和正常生產付出了諸多辛勞的汗水。
主動請纓,解決生產“瓶頸”
2021年5月,宜都基地完成前期建設后計劃進行試生產,急需精通生產工藝流程的基層管理人員。危急時刻,楊海榮主動申請調往宜都,為公司排憂解難。
初到宜都,原始開車階段車間操作工嚴重缺乏,兩條磷酸生產線編制的員工,需要開起三條磷酸生產裝置,且80%為宜都新招員工,業務操作技能不熟、指標控制不穩定,成為正常生產最大的瓶頸。
楊海榮作為分管設備的副主任,時刻關注設備運行情況,想方設法進行技術革新,優化生產環節,提升生產效率。因勞務工操作不當,顎式閥門經常卡死導致全線停車。又因開停車頻繁,嚴重影響產品產量和質量。經過深入觀察和研究,他在顎式閥門上焊一個三角形的限位鐵塊后,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沒多久,磷酸下酸管道開始結垢,急需清理。當時廠里沒有外施工隊,職工人數不足又要忙于生產,楊海榮就聯系車間另外幾個副主任一起去清挖。下酸管道空間狹窄,內部溫度高達四五十度,酸味濃烈、異味刺鼻,進入不到1分鐘衣服全汗濕了,每次都是實在受不了了才出來休息片刻。為了能爭取時間早點開車,當天他堅持參與清理長達8個小時,直到將下酸管道清理干凈為止。然后,他還將此次清理的實踐經驗和多年的磷酸管理經驗進行了深度融合,建議公司在錯氣盤、下酸管道、進酸出口閥門加蒸汽以延長清理周期。建議被采納后,清理周期從3天延長至一個多月,既節約了公司人力成本,又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
耐心細致,助員工成長
宜都基地剛開車時,磷酸車間生產一直不太順利。當楊海榮發現是新招的宜都籍員工與猇亭籍和荊門籍老員工在語言溝通、工作配合、操作技能上存在問題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時,為了進一步穩固生產和儲備技術人才,他對車間所有員工的操作技能進行了摸底,為每一個新員工都找一個好師傅。考慮到長久發展,楊海榮盡量讓猇亭基地老員工帶宜都基地新員工,一對一的師徒結對,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促進雙方感情加深,讓職工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
為了確保新員工都能扎扎實實地學到知識,楊海榮針對不同崗位制定不同目標和具體要求,并分階段對員工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此外,他還經常手把手帶領員工熟悉現場設備,認真為員工講解工藝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當員工有不懂的問題問他,他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為其細致講解,即使是一個閥門的開度大小,他也要反復講解,直到新員工完全理解學會。
從不抱怨,用微笑面對苦累
從磷銨廠開車以來,楊海榮每天的微信步數都是2萬多步。從初期的生產不順、頻繁停車到如今的持續供應造肥原材料,他克服了千難萬難,想盡了辦法、窮盡了腦筋,放棄了每一個午休時間,辛勞的汗水打濕了一件又一件工裝,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成千上百個日日夜夜,只為了磷酸車間能正常生產。
楊海榮在工作中再苦再累,總是微笑面對從不抱怨。他每天戴著一頂鮮艷的紅色安全帽,穿著卡其色的老廠服在車間忙忙碌碌,員工看見他時,經常是汗水已經浸濕了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特別是參與清理淡酸管道后,你會發現他的衣服上全是星星點點的磷石膏印子。但是,不管多苦多累,在面對員工時他都是滿臉微笑。員工說,有時候凝視著他的背影,仿佛他就是一位站在陽光中的英雄。
步履不停,重任在肩。楊海榮身上展現的老一輩洋豐人執著肯干、艱苦奮斗、百折不撓、默默奉獻的精神和無怨無悔的風骨值得勉勵,他的故事仍待述說,他的笑容將被我們永遠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