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龔雷鳴,生于1993年,湖北宜昌人,于2019年2月進入宜昌新洋豐猇亭基地工作,10月任工業石膏車間副主任,2021年3月調入宜都基地工作,9月任建材廠煅燒車間主任至今。

龔雷鳴在做成品出庫記錄
龔雷鳴剛提拔成車間主任那年,一上任就要面對煅燒車間一線試生產,工藝指標不穩定的的難題。為了不辜負領導期望,擔起生產重任,他首先對整個煅燒線設備和流程進行了梳理,主動接洽設備廠家人員,對整個生產系統進行了全面排查,最后發現由于僅配置有一臺羅茨風機,只能控制沸騰爐出口溫度,是生產指標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為此,他參照總部沸騰爐可分為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可進行單獨控制風量及溫度的做法,在向公司領導及廠委會領導匯報后,將沸騰爐煅燒區域分為1-4區,并增加羅茨風機,實現單獨控制風量,同時改造蒸汽換熱管道進氣方式,分別對1-2區進氣、3-4區進氣,增強了物料在沸騰爐內煅燒的過程管控,真正實現了指標精準控制,使成品凝結時間波動控制在3分鐘以內,很好地解決了工藝指標不穩定的難題。
為了固化工藝指標控制,龔雷鳴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并結合車間生產實際情況,將影響指標穩定的因素進行匯總,然后通過梳理車間工藝及設備流程,結合本車間現狀,編寫了車間生產操作規程、崗位四知卡、安全操作規程等,讓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都有了很大提升,為煅燒車間正常生產和質量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煅燒車間屬于新生產線,剛開車時生產一直不穩定,那段時間,龔雷鳴幾乎一天24小時待在車間里,與員工同吃同住,指導生產操作和工藝指標調控。有一次,煅燒沸騰爐出料及進料不通暢,通過排查,發現是沸騰爐內進料口有結塊現象導致沸騰爐運行不正常。他向上級領導請示停車處理后,立即通過鼓風機置換及爐底風機降溫,在落實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和票證辦理后,立即帶領車間管理人員進入沸騰爐內部清理結塊。由于沸騰爐內部都是蒸汽換熱管道,他們進去時爐內溫度還比較高,加上爐內空間有限,而且布滿磷石膏粉塵,能見度低,每次只能兩人進去作業,但在他的帶領下,最終在早班時結塊就被清理干凈了,煅燒線正常開啟。
由于長時間在沸騰爐內作業,第二天早上起來有點頭昏眼花的龔雷鳴,考慮到車間當時只是系統正常在運行,而成品指標還處于不穩定狀態,他顧不上休息又第一時間奔赴車間現場。當他到化驗室查看了投料生產指標化驗結果后,發現成品初凝時間是10~12分鐘,而指標規定范圍在7~8分鐘,于是他在羅茨風機風量穩定的情況下,立即調整生產指標,將沸騰爐進口煅燒溫度從158℃降低至155℃,同時調整取樣化驗頻率,將原本兩小時一次的化驗頻率調整為1小時,并自己到化驗室學習物理實驗,進一步掌握生產數據,直到生產恢復正常。
2022年8月份,為了解決三號罐底物料不易出料的問題,公司及廠委會決定對罐底進行改造,增加氣化板的傾斜角度。接到通知后,他第一時間帶領員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進入三號罐內,清理多達幾十噸的積料。當時外面氣溫有37℃,罐子內部更是高達40多℃,一進入罐內就汗流浹背,罐底都是成品石膏粉,粉塵很大,作業環境非常艱苦。在他的帶動下,員工們分三班倒,每班兩組夜以繼日輪流進入罐內作業。他則身先士卒,每天一連十多個小時堅守一線。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斗志激昂,大大縮短了清理時間,原本計劃4天完成的任務,僅用3天就完成了,最終為成品罐改造贏得了寶貴時間。
這就是我們所認識的龔雷鳴,一位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90后”,他每時每刻都在為洋豐貢獻自身的力量,是年輕人的楷模,也是洋豐精神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