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國之利器,時代的先聲。科技創新如同撬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杠桿,總能迸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
近日,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楊磊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始終以科技創新塑造磷復肥行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近兩年先后參與了5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不斷以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推動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 加強關鍵技術攻關
楊磊表示,科技創新是破解農業綠色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新洋豐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關鍵技術,針對新型肥料研發、耕地地力提升、土壤改良、精準施肥等關鍵性科學難題與技術瓶頸,不斷展開深入研究與探索。
楊磊介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我國最高級別的研發項目之一。新洋豐共計參與了綠色緩控釋和穩定性肥料創制與產業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共性技術創新及應用、黑土地土壤障礙消減靶向調理與培肥產品研發與應用、精準智能化施肥技術與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沿黃沙性土壤耕地產能提升綜合技術模式與應用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作為磷復肥行業龍頭企業,新洋豐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工作。該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參與制訂國家和行業標準等創新實踐,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在新產品開發、產業升級等方面已成為引領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標桿。
楊磊告訴記者,近些年,新洋豐不斷開展肥料領域前沿科技創新,在養分高效利用、土壤改良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專利產品,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為肥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扎實推進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核,惟創新者行穩致遠。”在談到新洋豐如何把握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楊磊如是說。
據他介紹,近年來,新洋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扎實推進產業升級,在技術創新、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公司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發展道路,創建了養分資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
“近3年來,新洋豐累計投入7.14億元科研經費,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從而讓更多的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目前,公司在湖北荊門、北京建有5000平方米的研發場所和1萬平方米的中試車間,配備了價值3000多萬元的各類先進研發和檢測設備100多臺。”楊磊介紹說。
為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發力量,新洋豐2023年組建洋豐研究院,下設新型肥料與綠色農業、固廢、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4個研究所。
“新洋豐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在新型肥料、土壤改良、耕地產能提升等領域開展創新實踐,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楊磊說,基于土壤健康和作物營養需求,該公司以“高效、專用、環保、功能化”為核心方向,不斷研發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產品,現已形成年產各類高濃度磷復肥900余萬噸的生產能力,主導產品復合肥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行業第一。
源于對創新、綠色發展理念的堅守,新洋豐先后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全國生態環保優質農業投入品(肥料)生產試點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楊磊說,截至目前,新洋豐共承擔了包括“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20余項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課題,擁有200余件專利。同時,該公司還積極參與制訂了5項國家標準和5項行業標準。在引領行業前瞻性研究、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新洋豐已經走在了前列。
新洋豐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作物提質增產、障礙土壤改良等一系列科學種植創新舉措,大力推廣農業綠色種植理念,落實綠色種植、產品研發及應用實踐,引領我國用肥革命,推動農業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楊磊表示,針對土壤特點、植物營養及作物養分需求特點,新洋豐已累計推出蘋果、水稻、小麥、大蒜、柑橘、棉花等近30種作物專用肥,實現大田作物平均增產8%至10%,經濟作物平均增收10%,有效提高作物增產增收;針對我國蘋果專用肥缺乏和極端氣候抑制蘋果生根、坐果問題,新洋豐協同山東農業大學研發了15款“高富專”蘋果專用肥,實現了肥料養分供應與蘋果養分需求的精準匹配,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應用效果。
“未來,新洋豐將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深耕農業重點領域,持續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和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為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實施與成果轉化注入新動能。”楊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