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一種力量源自東方潮涌,有一種堅定就是向光而行。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獻禮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國農資》特別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中國國產化肥企業改革與創新發展巡禮》專欄。
本期,我們將一同走進新洋豐,探尋新洋豐如何勇擔使命,引領行業走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化肥又是糧食的“糧食”。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多年來始終堅守“以磷為基惠四方,肥沃‘三農’豐天下”的初心使命和“引領行業新趨勢,打造百年新洋豐”夢想愿景,用力發展、用心鉆研、用情服務、用勁領跑,在化肥保供穩價、引領行業技術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落實“雙碳”目標等方面勇擔使命的同時,實現了企業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鄉辦小磷肥廠,一步步成長為中國磷復肥行業的龍頭企業。
用力發展勇擔化肥保供穩價使命
多年來,新洋豐按照基礎肥料(即磷酸一銨)貼近資源地的原則,在湖北東寶、湖北宜都、湖北鐘祥和四川雷波建設了4個基礎肥料生產基地,按照二次加工肥(復合肥)貼近終端市場的原則,在山東菏澤、河北徐水、廣西賓陽、江西瑞昌、吉林扶余、新疆昌吉和甘肅永昌建設了7個二次加工肥生產基地,目前公司各類肥料年產能超過900萬噸。

新洋豐充分發揮企業規模優勢,一直以來為保證國內市場化肥供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特殊環境下表現更為明顯。比如最近幾年,國內外多重因素考驗著化肥企業的集中供應能力。多年來,新洋豐復合肥年產銷量遙遙領先,2023年更是成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年銷量突破400萬噸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在7%左右。除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化肥市場供應外,新洋豐還在穩定肥料價格上下功夫。化肥生產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達70%以上,因此化肥價格受原材料波動影響非常大。
為此,新洋豐在加強企業精細管理的同時,致力于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向內加壓挖掘來盡最大努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從而穩定肥料價格。一方面,向上游磷礦石延伸,購買了母公司洋豐集團旗下2個共計近1.4億噸儲量的磷礦山,其中雷波巴姑磷礦已經建成投產、設計年開采量為90萬噸,保康竹園溝磷礦正在建設中,設計年開采量為180萬噸。另一方面,建設選礦、合成氨、硫酸、編織袋、硫酸鉀原料等一系列配套項目,其中選礦年產能達到535萬噸,不但可以實現中低品位磷礦資源綜合利用,而且在近幾年磷礦石價格上漲的大環境下,選礦成本優勢也十分明顯。
用心鉆研勇擔行業技術進步使命
新洋豐一直秉承“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發展道路,創建了養分資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省部級及以上創新平臺,組建了洋豐研究院,下設新型肥料與綠色農業、固廢、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4個研究所,科研人員600余人,建有5000㎡的研發場所,10000㎡的中試車間,配備價值3000多萬的各類先進研發和檢測設備。同時,長期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技術與產品研發、成果轉化、示范推廣、創新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為主要內容的產學研合作,近三年研發投入達到7.14億元。
科技創新是破解農業綠色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新洋豐針對新型肥料研發、耕地質量提升、土壤改良、精準施肥等關鍵性科學難題與技術瓶頸不斷展開深入研究與探索,共承擔了包括“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20余項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課題,擁有200余件專利,積極參與制定了5項國家標準和5項行業標準,在引領行業前瞻性研究、標準化建設等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在產品創新上,新洋豐以“高效、專用、環保、功能化”為核心方向,不斷研發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新型肥料產品,提出了“高富?!薄ZF、控釋肥和水溶肥“四大品類”打造策略,形成了業內品類最多、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產品序列,能滿足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在不同生產周期對養分的不同需求。如針對土壤環境、植物營養及作物養分需求特點,新洋豐已累計推出近30種作物專用肥,實現大田作物平均增產8%~10%,經濟作物平均增收10%以上。再如,針對我國蘋果專用肥缺乏應對極端氣候抑制蘋果生根、坐果的問題,新洋豐協同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研發了15款蘋果專用肥,實現了肥料養分供應與蘋果養分需求的精準匹配,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應用效果。
用情服務勇擔國家糧食安全使命
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實踐,新洋豐已經構建起涵蓋作物全生長周期的農化服務模式,形成了“技術服務金字塔體系”。塔尖由全國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自有專家組成,作為頂層設計把關;塔中由200余名公司專業技術服務人員,連同地方農技部門基層專家組成,指導技術服務的實施落地;塔基由新洋豐1000余名推廣員以及新農人、種植大戶等合力共建落地小分隊,常年服務于田間地頭。
新洋豐致力于為種植戶提供全方位的真情服務,幫助農民增產,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僅2023年就開展技術培訓與示范觀摩會超8000場次,培訓超40萬人次,新建高標準示范田400余塊和市場推廣試驗示范田5000余塊,形成測土配方施肥報告近2000份,制定作物營養解決方案1600余份。

為盡可能降低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新洋豐在肥料產品研發時就考慮添加抗逆因子,通過肥料施用來增強作物本身的抗逆性。同時在自然災害來臨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出一套為農民提供生產技術技能培訓、宣傳抗災知識和災后田間指導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組合拳”,幫助農民朋友將損失降到最低。
2023年3月,湖南省多地出現“倒春寒”,主糧作物水稻、主要經作柑橘均受影響。新洋豐在當地組織了線下技術講座40余場,開展田間技術指導80余場次,竭盡全力指導農戶科學種植,應對極端天氣。
2023年12月中旬,全國許多小麥產區大幅降溫。新洋豐小麥區技術團隊及時編制了《小麥凍害預防和解決方案》,通過內域端口和抖音、視頻號等平臺,多途徑宣傳小麥防寒解決方案,為小麥區種植戶防災減害作出應有的努力。
今年上半年,湖南長沙、浙江杭州、貴州安順等南方多區域遭遇強降雨天氣,各種農作物受澇嚴重。為應對本輪汛情,新洋豐分布在浙江、廣東、廣西、江西等地的農藝師迅速反應,深入田間地頭第一時間了解農戶受災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為農戶提供及時、有效的田間管理方案,幫助受災作物迅速恢復生長,盡可能減少經濟損失,用技術和服務在自然災害的“虎口”中“奪產量”。
用勁領跑勇擔國家“雙碳”目標使命
磷石膏是濕法磷酸生產的主要副產物,我國目前堆存量大,利用率不高,露天堆存帶來較大環境污染風險。國家提出了“以渣定產”和“新建磷化工項目不允許再配套磷石膏渣場,100%做到綜合利用”等要求和規定。
新洋豐高度重視該項工作,早籌劃、早布局,成立了子公司湖北新洋豐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磷石膏轉化利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內聯外合,創新實踐,推動磷石膏轉化利用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2008年,新洋豐在荊門市東寶區投資建設新洋豐磷石膏綠色建材產業園,通過“我建園區你創業”的模式,吸納入駐了7家磷石膏終端產品生產企業,產品涵蓋石膏基自流平、輕質抹灰石膏、防靜電地板、輕質隔墻板、砌塊磚等多系列。
目前,新洋豐總投資超過10億元,在湖北荊門、鐘祥、宜都和四川雷波四大生產基地建成年產逾600萬噸的磷石膏綜合利用產能,組建起一支100余人的營銷與技術服務團隊,市場覆蓋全國十多個省市和地區,各類磷石膏產品年產銷量突破400萬噸。
為探索磷石膏發展新路徑,新洋豐固廢研究所聯合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多所科研院校,對磷石膏綜合利用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牽頭制定了行業首個,也是目前最高級別的磷石膏水泥緩凝劑團體標準,對磷石膏綜合利用過程中相關課題進行攻關,取得了19項國內專利、2項國際專利。今年4月,新洋豐宜都生產基地阿爾法石膏項目一期工程完成調試并投入試生產,產品質量達到行業標準,為推動行業內利用磷石膏生產阿爾法石膏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近日,在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主辦的“磷石膏綜合利用交流會暨磷肥/磷化工創新發展大會”上,新洋豐榮獲磷石膏綜合利用“領跑者”和技術創新“領跑者”稱號。
未來,新洋豐將繼續從高質化和大量化應用上下功夫,爭取取得更多的技術突破,為整個行業的磷石膏綜合利用蹚出新洋豐的路子,持續引領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