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奉節縣平安鄉地處奉節、巫溪、云陽三縣交界,全鄉共轄11個村和1個社區,常住人口不足9000人,耕地面積約4.6萬畝。當地以種植玉米、土豆和紅苕為主,曾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農戶所產作物多用于飼養生豬,很少進入市場銷售。
由于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加上農戶用肥觀念較為傳統,當地普遍施用尿素、磷肥、糞水、火灰及25%含量的肥料,45%平衡硫基復合肥在這里已屬高檔肥料。2024年之前,平安鄉一直沒有洋豐肥料的終端服務商,甚至連一家正規的農資零售網點都難以找到。可以說,這是一片被眾多農資廠商遺忘的角落。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2025年新洋豐新型肥料在當地的銷量一舉突破200噸!
轉機出現在2024年4月12日,時任新洋豐貴州重慶銷售分公司經理的王曉軍駕車兩小時,帶著一袋“洋豐正好”玉米免追肥來到平安鄉,找到了當地雜貨店經營者高長發。高長發經營雜貨的同時兼賣一些尿素和普通復合肥,年銷量始終徘徊在150噸左右。他和許多鄉親一樣,并非不勤奮,只是苦于找不到更好的發展路徑。因此,當王曉軍提出合作建設示范田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經過深入溝通,雙方在四個村合作布置了五塊示范田,播下了新洋豐肥料在這片土地上的“第一粒種子”,也悄然推動著農戶用肥觀念的轉變。五塊示范田總計用肥64斤,每塊田約0.15畝,每塊用肥約13斤。施肥之后,高長發多次下鄉回訪,持續跟蹤玉米長勢。
生長前期,示范田出苗整齊、長勢喜人;到了后期,植株更加健壯、后勁充足。尤其在2024年7月多雨期間,當地玉米出現大面積倒伏,示范田的玉米卻依然莖稈挺拔,如列隊的哨兵屹立不倒,與當地傳統“一次底肥+兩次追肥”模式下的玉米長勢形成鮮明對比。
8月中旬,在新洋豐農服團隊的協助下,高長發為五塊示范田分別召開了現場觀摩會。許多農戶親眼看到效果后,踴躍訂貨,首批銷量即達到100噸。看到農戶對“洋豐正好”玉米免追肥如此認可,高長發備受鼓舞,徹底改變了以往坐店經營的習慣,主動下鄉回訪、張貼效果海報,并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發布示范視頻百余條,迅速建立起品牌信任。
到10月份,他主動簽約成為洋豐肥料的專業零售網點,并在鞏固平安鄉市場的基礎上,以“示范贈肥”為主題召開觀摩會,逐步向青蓮鎮、文峰鎮等周邊鄉鎮拓展。
截至2025年8月底,高長發共舉辦示范觀摩會21場,覆蓋超1000人,年度新品銷量突破200噸。從一袋示范肥到200噸銷量,從一個被遺忘的市場到輻射周邊的核心據點,高長發僅用了一年零四個月。他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五年內將洋豐肥料銷量做到500噸。這不僅是一個銷售數字的增長故事,更是一個偏遠鄉鎮農戶逐步接納科學種植、一家小店借助品牌與服務實現轉型的真實歷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袋肥,一次銷量的突破,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這場以產品為核心、以示范為起點的農技推廣,不僅帶來了銷量的躍升,更深刻改變了農戶的用肥觀念。技術服務展現出的力量,正在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上,悄然推動著農業現代化的堅定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