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七屆楚商大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會上發布100家“楚商社會責任標桿企業”名單,作為扎根湖北荊門的磷復肥龍頭企業,新洋豐因在鄉村振興領域的積極實踐與突出貢獻成功入選。

數字賦能,筑牢農業保供基石
新洋豐近年來持續以數字技術升級產業能力。一方面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質量管控體系,實現全要素、全過程精益化質量管理,確保肥料產品品質穩定;另一方面搭建覆蓋全國的汽運、鐵運、船運智慧物流網絡,打通肥料配送“最后一公里”。2024年春耕與秋播期間,僅新洋豐荊門總部基地便累計運輸成品肥料157.34萬噸,最高單日發貨量達9195噸,高效保障了各地農民在關鍵種植節點的用肥需求,為全年農業生產穩定奠定基礎。
科技驅動,打造鄉村產業引擎
依托“一院四所”研發平臺,新洋豐與全國20多家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并獲批成立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作物營養與專用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高端平臺。在此基礎上,公司持續推出緩控釋肥料、穩定性肥料、水溶肥料、高富專ARC菌劑專用肥等系列新型產品,形成覆蓋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生長周期的產品體系。2024年,新洋豐新型肥料增速首次超過常規品種,試驗示范數據顯示,使用其新型肥料的農戶,大田作物增產8%-10%、經濟作物增收超10%,切實以產品創新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多維協同,構建為農服務生態
新洋豐將社會責任深度融入企業運營,構建起以“技術服務金字塔體系”為核心的多維履責模式。塔尖上層由全國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自有科研專家組成,作為頂層設計和技術把關;中間層由200余名專業技術服務人才連同地方農技部門基層專家,指導技術服務的實施落地;根基層則由新洋1000余名推廣員以及新農人、種植大戶等合力共建落地小分隊,常年服務在田間地頭,通過“測土配方——作物托管——效果追蹤”的全周期服務,把服務創新與農民的生產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2024年累計開展技術培訓及示范觀摩會近1.1萬場,培訓超61萬人次,制定作物營養解決方案2000余份,實現技術服務精準直達田間。
在公益領域,公司連續20年設立“洋豐獎(助)學金”,累計捐贈420余萬元;2015年以來向社會及幫扶村鎮捐款近800萬元。其“惠民助農公益幫扶項目”通過定點采購本地農產品等方式,助力解決銷售難題,已納入荊門市“萬企興萬村”實驗項目體系。
此次獲評標桿企業,是對新洋豐多年來扎根三農、踐行責任的高度肯定。新洋豐將繼續堅守“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初心,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荊楚大地上書寫更具溫度、更富成效的鄉村振興答卷,為中國式農業現代化貢獻楚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