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包雪梅博士)
近日,繼《開講啦》之后,張福鎖院士又在CCTV-2《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再一次為化肥正名。他直言,“化肥沒有毒,也沒有壞處”。只要用得合理,化肥就不會有危害,只有用得多了,才會危害環境,進而影響人的健康。在我們的生活中,正是由于很多人不懂種植技術,不合理施用化肥,才導致各種土壤和作物品質問題突出,也讓大家誤會了化肥,讓化肥成了背鍋俠。
由于農業生產中技術服務的不到位,這是造成農民不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新洋豐開展技術服務,致力于技術服務不斷創新,主要有兩個層面的目的:一方面,為公司的產品、特別是新型肥料產品的營銷推廣助力;另一方面,幫助更多的種植戶提高種植技術,讓他們選擇好肥料,采用正確的施用方式,提供包括施肥在內的作物全程解決方案,解決土壤和作物品質問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我這里用兩個案例來說明技術服務在新型肥料推廣和幫助農民致富中的重要性。
第一個案例,是美國二銨推廣帶給我們的啟示。美國二銨在中國農民心目中認可度非常高,這是為什么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肥料品種單一,氮肥以碳銨為主,引進的幾十套大型尿素生產裝置還處于對生產技術的消化吸收階段,磷肥以普鈣為主,高濃度、高品質的磷酸二銨有少量進口。而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開發了預中和轉鼓氨化粒化磷銨生產工藝技術,并利用這個技術生產出二銨產品,以嘉吉公司為代表的二銨企業,這個時期段在中國做了大量的試驗示范,種了大量的試驗示范田,效果十分明顯,給農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才有了高認可度。
第二個案例,是新洋豐的技術服務方案。20年前,新洋豐董事長楊才學先生就高瞻遠矚地提出“二分之一”營銷理論,即產品銷售到農民手中,只是完成了營銷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服務。10年前,新洋豐與中國農業大學戰略合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合作項目,就是參與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行動,即先對土壤進行測土,然后根據測土情況量身定制配方肥,最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大量的試驗示范田,用示范效果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和科學種植。這其實就是技術服務,沿用的還是美國二銨推廣的老方法。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此時中國農民的用肥環境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上各類肥料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真偽難辯,農民遇到選擇性困難,此時的試驗示范對比美國二銨時期不知難了幾個層級。新洋豐硬是將這項技術服務,扎扎實實一做就是十年,“洋豐”“澳特爾”等品牌系列產品在農民心目有如今的地位,技術服務功不可沒。現在,新洋豐還要把這項技術服務延續并發揚下去。首先,公司級技術服務團隊規模,從最初的幾個人已經擴大到現在的100多人,2021年底將達到300人,計劃“十四五”末擴充到400-600人,而且未來還要將技術服務團隊和營銷團隊有機融合,真正實現技術營銷和服務營銷。其次,新洋豐對公司內技術服務人員的要求,不僅是理論水平高、實戰經驗強的高素質人才集結,還力求服務的系統性和高效性,提供給農民的服務,不僅包括作物營養,還涵蓋土壤、植保、作物栽培、園藝等的全過程,致力于成為領先的現代農業產業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總而言之,技術服務不是一句空口號,一幅花架子,它需要實實在在的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化肥沒有毒,也沒有壞處”,新洋豐將努力用腳踏實地的技術服務進一步為化肥正名,幫農民致富,為中國農業的綠色發展貢獻新洋豐的智慧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