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行業是假冒偽劣的重災區。制假售假者把著名品牌當作唐僧肉,誰都想吃一口,“李鬼”紛紛偽裝成“李逵”,坑農害農,謀取不義之財。作為全國磷復肥行業的前三強企業,二十多年來,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把打假放在重要位置,法律顧問頗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護佑唐僧在“取經”路上風雨兼程,掄起法律武器捍衛品牌尊嚴,捍衛農民利益,降妖除魔,將那些掛“洋”頭賣狗肉制售假洋豐肥料的不法分子訴諸法律和工商管理部門,為湖北新洋豐肥業凈化市場盡到一份旗艦企業的社會責任。
茲將近三年來的幾起典型案例加以梳理,讓讀者朋友知悉:維權的路是艱難的,維權成本也是高昂的!荊門工商、質監和湖北京中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們與洋豐打假維權委員會成員常常協同作戰,知名品牌在前進的路上遭遇了豈止是九九八十一難!然而,制假售假者的違法成本之低廉,讀者朋友無疑也會為之瞠目!
2014年5月,陜西洛川縣洋豐經銷商發現了一款由“陜西洋豐科技有限公司”出產的復合肥在市場上銷售,經銷商向當地工商部門投訴未果,2014年10月,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向咸陽市中院提起訴訟。2015年6月,咸陽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其含有“洋豐”文字的公司名稱和產品標識,賠償湖北新洋豐經濟損失14.7萬元。被告不服,上訴到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年10月,陜西高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公司名稱被迫變更了,但區區14.7萬元賠償至今未支付。
2014年5月,武漢某企業注冊了“武漢新洋豐肥業有限公司”,委托襄陽某企業大批量生產含量嚴重不足的假冒偽劣產品,就近銷售到襄陽市場,嚴重坑害農民利益。湖北新洋豐迅速聯系湖北省質監局、工商局對其產品進行查處和封殺。當月底,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又向武漢市中院提起訴訟,8月,在省質監局、省工商局、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執法壓力下,該案件調解結案,被告方變更公司名稱,停止侵權,并賠償湖北新洋豐3萬元。
2015年8月,山東煙臺市某商家注冊了“煙臺洋豐肥業有限公司”。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向當事企業發去律師函,并向煙臺市工商局發去法律意見書,要求其變更公司名稱,停止侵權。煙臺工商部門高度重視,于當年12月7日敦促商家變更了公司名稱。
2015年11月,河南商丘市核準了“河南洋豐肥業有限公司”,當年12月,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向當事企業和商丘市工商局發函。2016年3月4日,該企業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河南陽豐肥業有限公司”。這顯然是以同音、貌似的方式混淆視聽,玩魚目混珠的游戲。法律顧問再次向企業和工商部門發函,要求徹底變更。在工商部門的敦促下,該企業徹底變更了名稱。
2015年10月,山東青島市注冊了“青島新洋豐化肥有限公司”,2016年4月,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向當事企業和青島工商局發函,要求其變更公司名稱,停止侵權。當年9月,該企業的名稱被迫變更。
上述侵權案件,均通過訴訟和發函方式順利予以解決。但有一起案件,卻是歷經3年訴訟,大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意味,卻至今沒有結案。不妨在此細說,讓各位看官品鑒降妖之曲折艱難。
2012年,河南禹州兀自冒出個“洋豐肥業有限公司”,公然在全國磷復肥會展上以“中國洋豐”的名稱布展。2013年,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向禹州市工商局發函投訴,該局以名稱系國家工商總局核準為由,要律師找省工商局。法律顧問又發函致河南省工商局,幾個月過去沒有得到回復。湖北新洋豐維權專員會同法律顧問直接前往國家工商總局投訴,申請撤銷其核準文書。關于此類案的法律依據和證據十分充分:湖北新洋豐肥業是上市公司,“洋豐”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十多年來產銷量居全國磷復肥行業前三強。冒牌企業公然將“洋豐”名稱冠在自己頭上,在全國性會展中冠以“中國洋豐”的頭銜大肆宣揚,以假亂真。對商標及知名企業字號的保護,尤其是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知名企業名稱和商標,《民法通則》、《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解釋均界定得十分清楚。河南許昌“洋豐肥業有限公司”無視商標法規及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國家工商總局居然陰差陽錯予以核準,理當予以撤銷。然而,投訴依然沒有任何結果。
投訴無門,湖北新洋豐法律顧問于2014年5月28日向許昌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含“洋豐”文字的公司名稱和商標,賠償經濟損失107萬元。許昌中院2014年11月4日做出一審判決:原告缺乏事實依據,駁回訴訟請求。
2014年11月10日,該案上訴至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于2015年10月21日開庭審理,2016年5月5日作出撤銷原審判決、發回重審的裁定。
2016年12月28日,許昌中院一審判決結案: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侵犯“洋豐”注冊商標專用權,賠償經濟損失12萬元。
2017年2月2日,被告上訴到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河南高院至今沒有開庭,沒有結案。
至今年4月,此案在兩級法院翻來倒去達3年整!3年來,被告一邊應訴,一邊照常不誤生產假冒“洋豐”復合肥,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
侵權者在繼續獲得非法利益,被侵害者利益受損在繼續擴大,農民繼續受到蒙騙!
記得2015年,央視《焦點訪談》在一年內就兩次聚焦河南省肥料市場造假售假問題,第一次聚焦河南唐河縣假冒偽劣肥料泛濫,時隔五個月許,再次曝光河南忽悠團兜售假冒偽劣肥料坑農害農的亂象。
從這起時近3年的艱難訴訟中不難想象:司法和職能部門如此對待公然制假售假案件,“李鬼”們還有何必要敬畏法律?干嘛不放肆造假,謀取不義之財!
在高擎法律武器降妖克魔的過程中,湖北新洋豐既品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欣喜,也領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無奈!
凈化農資市場,還中國現代農業一片凈土,讓千千萬萬的農民朋友免受坑害,路漫漫其修遠兮!從這幾起案件中不難讓我們看出門道:要保護知名品牌這個“唐僧”,降服制假售假的妖魔,孫悟空們揮舞金箍棒三打白骨精固然精彩,但是遠不及將金箍棒還原為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
執掌這根定海神針的東海龍王,正是成千上萬職能管理部門和司法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