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肥料行業的旗艦企業——湖北新洋豐肥業,2014年5月12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新洋豐上市后,將在一個更高更大的平臺上,尋求更好更快地發展。”這是新洋豐肥業董事長楊才學對全體職工、股民和社會的鄭重承諾。上市半年后,2015年初,新洋豐在股市募集12億元資金,擴建新洋豐中磷基地和新建江西新洋豐生產基地。在新洋豐上市三周年的時刻,我們從這兩個項目入手,觀照其建設速度、技術的領先性、設備和工藝的先進程度,及其投產后產生的社會反響,可以洞悉資本市場為優質企業注入正能量的巨大魔力。
成功募資,老基地如虎添翼
2015年2月,新洋豐在股市募資12億元,其中6.3億元用于新洋豐中磷基地改造,上馬水溶肥、硝硫基、緩控釋等新型肥料。另5.7億元用于江西新洋豐上馬新型肥料加工項目。
中磷基地是新洋豐旗下一個以磷礦石選礦和生產基礎肥料為主的基地,位于湖北磷都的核心區域荊門市胡集鎮。
從2014年12月起,新洋豐與武漢工程大學合作,承擔了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低品位膠磷礦正反浮選研究》,該科研課題落戶中磷基地。該項目2016年通過專家驗收,被確認在選礦工藝上取得重大突破,屬國內領先技術,獲國家專利。
上市之前,新洋豐依靠自身力量滾雪球式發展,每年投資三五億元新建項目,在湖北、山東、四川、廣西、河北建設了7個肥料生產基地(2016年自籌資金建設了吉林基地)。依靠自身力量滾動發展,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譬如中磷基地,幾年前就有上馬新型肥料項目的意象,但資金是瓶頸。然而,上市之后,股市募資送來及時雨,其投資額達6.3億元、年產60萬噸新型復合肥項目,于2015年4月8日正式動工。該項目占地達800畝,是一個龐大工程,包括30萬噸/年高塔造粒硝基水溶作物專用復合肥生產線、30萬噸/年噴漿造粒硝基緩控釋復合肥生產線及配套10萬噸/年硝酸生產線。
2016年2月1日,尿基生產線順利建成試生產,此后,高塔生產線、磷銨、硝酸、硝銨等各條生產線陸續建成投產,至2016年9月23日,項目全部完工并全面投產。
硝基復合肥是一種含銨態氮、硝態氮、水溶磷的高濃度復合肥。與傳統復合肥相比,具有肥效快、吸收率高,抗土壤板結等優點,既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又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屬于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產品,是磷復肥產品升級的主要方向。
緩控釋復合肥具有肥料養分釋放速率緩慢,釋放期較長的特點,在作物的整個生長期都可以滿足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同傳統復合肥相比,緩控釋復合肥具有省工、省力、省肥和免追的輕簡施肥優點,結合農作物吸收養分的規律逐步釋放,肥料損失少,利用率高,一次施肥能夠滿足作物整個生長期的需要。
水溶肥被稱為復合肥中的貴族,契合滴灌農業的發展需要,引領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并能廣泛地滿足經濟作物沖施、噴施、澆施等多種需求。該品種投產后,具有溶解快,無殘渣,肥效高,肥料的利用率高,極受用戶歡迎。在廣西、云南和老撾種植了十多年香蕉的劉奇文老板使用了該產品后直接說:“這是我用過的最好的水溶肥,可以與任何進口水溶肥媲美!”
當前,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新洋豐中磷基地上馬新型肥料,高度契合國策,在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五當”效率,“洋豐速度”續寫傳奇
從證券市場募集的12億資金,另5.7億用于建設江西新洋豐生產基地。
江西新洋豐基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占地601畝,屬江西省重點建設項目,一期主要建設40萬噸的高塔熔體造粒硝基作物專用復合肥生產線和40萬噸的轉鼓造粒尿基緩控釋復合肥生產線。
)二期工程完成并投產后,產能將達到120萬噸,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3億元,可解決1300人就業。
在新洋豐中磷基地開工的同時,江西基地一期項目于2015年3月上旬開工建設,當年11上旬即全面建成投產,在廬山腳下續寫洋豐傳奇,受到江西省各級領導的高度贊譽。瑞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邵九思在開業典禮大會上說:“江西新洋豐僅用8個月就建成投產,創造了瑞昌速度,為瑞昌市沿江開發區的項目建設樹立了樣板工程!”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洋豐新建工程項目均是當年投資當年投產,成為行業既不可思議又津津樂道的“洋豐速度”。因為數億元投資項目,在業界建設周期一般是二到三年,洋豐卻是當年投資當年投產,不能不叫同行稱奇。前瑞昌市委書記、現任九江市副市羅文江將該項目總結為“五當”效率,即“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納稅,當年創匯。
建設該基地,一方面是產品輻射華東地區,更重要的是利用長江航運的優勢,便利產品出口,極大地省卻中轉周折。投產的第一年,即2015年,產品就出口到東南亞市場。2016年,該基地的肥料出口到東南亞國家、非洲等國家3萬多噸,成為中國肥料行業的創匯大戶。其中,出口非洲市場,是長江流域肥企的破冰之履。
高效運作+優質產品,是企業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資本市場解決了資金,那么,快馬加鞭建廠投產,產生效益,回報社會,回報股民,是一家責任企業忠實履行社會職責的生動體現。乘長風破萬里浪,廬山腳下,長江之濱,洋豐號巨輪加速啟航。
成龍配套,自動化程度高,競爭優勢凸顯
新洋豐江西基地位于瑞昌縣沿長江開發區。在建設生產基地的同時,還配套自建了專用碼頭。
碼頭岸線300米,擁有5000噸泊位二座,配備門吊、螺旋卸船機各一臺(套)。并與之配套建設了直通基地倉庫長達500米的皮帶輸送線。
我前去采訪時,正在卸載進口氯化鉀原料和裝載出口非洲的成品肥料。在現場看到,螺旋機將長達30多米像大象鼻子一樣的大吸管伸到停靠在長江邊的駁船上,將氯化鉀吸上來,喂進輸送皮帶的進料斗,輸送帶源源將原料運送到生產基地的倉庫里。從倉庫到生產線也是皮帶輸送。碩大的門吊正在往停靠在江面上的船只上吊裝成品肥。看那架式,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看樣板戲《海港》里的那句臺詞:“大吊車,真厲害,那沉重的鋼鐵輕輕地一抓就起來。”門吊每抓一次就是8個大包,每大包一噸,穩當妥帖地安放到船倉里,舉重若輕。
江西新洋豐肥業有限公司黨支書王德宜向我介紹,新洋豐江西基地配套建設碼頭,原料進入和成品運出,把航運與海運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他說,作為一個二次肥料加工基地,每年原料進購和產品輸出多達幾百萬噸,在鐵路優惠被取消、公路限載加大力度的當下,水運優勢凸顯。王德宜說,洋豐自產磷酸一銨供二次肥料基地生產,質量和供貨有絕對保障。當前復合肥行業競爭空前激烈。新建基地自動化程度高,設備成龍配套,大大壓縮了生產成本,極大地增強了洋豐和澳特爾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該基地的設備屬國內一流,管理有序,產品質量好,顆粒圓潤,色澤鮮亮,速溶速效。加上洋豐進行營銷模式改革,瑞昌周邊半徑200公里范圍內實行廠價直銷,省卻了中轉環節和費用,農民得到了實惠。江西基地投產一年多來,產品在市場上十分俏銷,江西直銷公司2016年的銷量比上年翻了一番。隨著種植大戶和直銷商進廠參觀日益增多,口碑效應會不斷增強,往后幾年都會是江西新洋豐不斷上量的大好時機。
產品升級,有了堅實的橋頭堡
2015年11月,新洋豐肥業董事長楊才學在新洋豐肥業舉行的全國經銷商會議上鄭重承諾:“洋豐要造中國最好的肥料,造中國最受老百姓歡迎的肥料!”并親自擬定了有關產品質量的“二十四字方針”:“不結塊,不粉化,無色差,無破損;顆粒勻,表面滑,溶解快,包裝靚”。這既是向全國4100余家洋豐經銷商的承諾,也是對6000余名洋豐職工發出的動員令,十分契合隨后中央出臺的供給側改革國策。
楊才學的“兩最”思路,涵蓋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最好,也包含對服務等其他內涵的界定:在質量好的基礎上,還要價格合理,老百姓用得起,提供優質服務,指導種植戶科學種田,增產增收,才能受到老百姓的信賴和歡迎。新洋豐中磷基地和江西基地,因硬件設施領先,一流的設備已然產出一流的產品。同時,洋豐探索基地周邊直銷模式,發揮資源優勢和設備成龍配套節省了生產成本的優勢,在“讓種植戶用得起”這項追求上也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比如說,一直被視為“貴族肥料”的水溶肥,正在走出一條“奢侈品的品質,平民化的價格”的路子。這將是在中國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
富有洋豐特色的農化服務,也在與中國農業大學及其17所協作院校的合作中深入探索,通過種植示范基地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領先的產品和成功的種植模式,通過給農民辦培訓、講座的方式顛覆農民固有的落后的種植習慣,提升其科學種田水平,從惠農中尋求老百姓信賴與歡迎的支撐點,洋豐的差異化農化服務之樹,正在與莊稼一起生根發芽,同生共長。
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做得好全憑產品好!股市募資興建的兩大基地,恰如兩座橋頭堡,一頭連著洋豐產品上檔升級的探索之路,兩個新基地是樣板,是標桿,深刻影響著新洋豐肥業另外7大基地,具有震撼效果和啟迪意義;一頭連著中國現代農業,以及千千萬萬個種植戶,引領中國肥業的發展方向,引導中國農民的用肥革命,“豐收歌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