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燕歸兮,梨桃始華;淅淅微雨眾卉新,隴畝春耕農事忙。盎然春意里,大江南北廣袤的土地上開始播種新的希望,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化肥作為支撐農業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擔當疾行先鋒,環視業內,年度開工大戲火爆上演。
新洋豐居于中國磷復肥行業領軍地位,在這耙田插秧、種瓜點豆關鍵時節,誠然一馬當先,產銷雙向發力,保春耕給力千鈞;同時精準校航,融入減“肥”時代的國家戰略之中,以一系列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化肥零增長國策,與國家三農中長期發展規劃保持同頻共振,擔綱改革先行旗手,拋出大手筆,彰顯大胸懷,尤其自四月伊始,持續至五月上旬,新洋豐瞄準國家戰略行動和國際高端市場,聯手國內國際行業知名專家教授,將產品研發、科技服務及測土配方施肥行動推向新一輪高潮,引業界矚目。

4月2日,湖北新洋豐肥業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海南三亞簽約合作。
4月2日,新洋豐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海南三亞達成戰略合作,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聘為新洋豐肥業特別顧問,為洋豐品牌背書。站在巨人肩膀上啟航肥料行業新未來,雙方以國家雜交稻“四大試驗工程”為平臺,全面開展試驗示范合作,依靠新洋豐肥業先進的現代化生產體系和良好的資源保障,研發和推廣新的適合不同超級稻、不同種植制度、不同生態類型的超級稻系列專用肥,為超級稻高產再攻關,為保障國人舌尖上的安全筑牢基礎。
時隔一周,4月9日,應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邀請,新洋豐派員參加該中心在三亞舉行的第五期超級稻苗頭組合現場觀摩會,以此為契機,雙方合作之旅迎來良好開局,新洋豐甩開膀子大踏步融入國家級研發體系,發動科技引擎,激活創新因子,迸發出無限的為三農服務的潛力。

4月23日,西安蘋果專用肥推廣成果匯報會上,新洋豐常務副總楊才斌為獲獎客戶頒獎。

4月27日,中國農大—新洋豐測土配方施肥“科普中國萬里行”在河北曲周啟幕,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右二)、中國農業大學環境資源與糧食安全中心主任張福鎖(右)、新洋豐肥業副總經理趙程云(左二)和種植大戶代表共同按下首發式啟動球。

4月27日,程順和院士對新洋豐為三農做出的貢獻贊許有加
新洋豐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在全國首推蘋果專用配方肥取得開門紅,4月23日,新洋豐在西安召開盛大的蘋果專用肥推廣成果匯報會,吸引陜甘晉魯豫五省蘋果主產區三百余名經銷商及蘋果種植戶匯聚千年古城,報喜——洋豐蘋果專用肥示范地蘋果平均增產20%左右,含糖量提高1.5%左右,果徑75mm以上且著色好,數據刷新眼界,科學成就品質,匯報會儼然成為一場農業科技盛宴;訂貨——100萬,1000萬......一次會議單品訂貨額即告突破千萬大關,驚嘆背后是洋豐品牌實力見證,是測土配方施肥路徑、科技小院服務模式兩大關鍵推手在發酵。
4月27日,中國農大-新洋豐測土配方施肥“科普中國萬里行”在河北曲周啟幕,國家973項目組小麥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以及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福鎖等農業權威專家悉數到場,見證并助力新洋豐這趟科普首發“列車”駛向縱深。500畝示范地里的小麥長勢喜人,專家組現場感受,盛贊科研成果通過測土配方施肥行動轉化成生產力的高效科普之舉。

4月29日,洋豐經銷商和種植大戶在云南香蕉示范基地觀摩
4月29日,中國農大-新洋豐測土配方施肥“科普中國萬里行”暨香蕉專用肥訂貨會在云南上演,云南和老撾百余名零售商和香蕉種植大戶跨越國界聚集到一起,同堂參訓,咀嚼科學種植技術要領;同地參觀,品味洋豐香蕉專用肥促高產、提品質、降農本之魅力,現場成交訂單4000多噸定格月末收官之戰,承啟五月激情踵至沓來。
5月3日至6日,湖北新洋豐肥業一中國農業大學“創新改變農業”國際肥料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啟第一站,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前主席Luc Maene領銜的國際肥料專家組,與中國科學院院士朱兆良為首的國內農業專家教授展開對話與交流,權威云集立足國際視野剖析新形勢、提出新思路、解讀新技術;新洋豐巔峰引領,通連國際國內兩個能量場,雙肩擔負起三農變革使命。5位國際肥料專家欣然受聘為新洋豐肥業技術顧問,新洋豐發力國際化,接軌國際市場再緊發條,蓄滿能量。

5月4日,在北京召開的“創新改變農業”國際肥料高峰論壇上,國際國內專家熱烈交流

5月6日,新洋豐肥業聘請Luc Maene,Prem Bindraban,Wolfram Zerulla,Susanne Schmidt,Redding Matthew Ralph五位國際肥料專家擔任新洋豐肥料技術顧問。
在另一條戰線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曉林親自帶領農業專家團,在新洋豐農化服務中心人員陪同下,以各地方農業院校技術支撐為基礎,于3月中上旬從云南到湖南、河南到甘肅、黃土高原到內蒙區,再從河北到吉林,一路北上,部署建立中國農大-新洋豐配方肥網絡示范點,涵蓋馬鈴薯、水稻、葡萄、蘋果、玉米等系列作物,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嚴謹態度和務實精神,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生產與現代農業發展戰略方針,解決南北方不同作物生產管理問題,既有政策融合,又有技術滲透,更有平臺支持,打通了中國農業經濟一條新的“測土配方施肥綠色走廊”。
時間貫穿一切,記錄一切,又見證一切,然而,這一切新洋豐都只是開了個頭。
毋庸置疑,新洋豐的璀璨耀世并非偶然,實乃高瞻遠矚,厚積薄發。從2000年新洋豐果斷轉產高濃度復合肥開始,進入新世紀的新洋豐馬不停蹄,建基地、擴產能,研發新品、領航營銷,行走在改革創新的浪尖,將洋豐的高度和速度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今面對農業部提出的到2020年,使我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面對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戰略決策,新洋豐以變應變早謀局,借腦揚帆早行動,南北并進,內聯外引,邁開創新的步子,站在高原立高峰,即應作如是觀。
于國家而言,定位強、富、美(農業必須強,農民必須富,農村必須美)三大方向的三農藍圖已繪就,精、調、改、替四字經的減“肥”時代已開啟,責任與使命使然,新洋豐已接過改革發展的接力棒,疊加改革的紅利、創新的活力和資源的潛力、產銷的合力、資本的推力,沖破化肥行業固有發展方式的“重圍”,下好國策踐行的“先手棋”,實現提質增效的“新生”,為打造中國化肥產業“升級版”而煥發出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