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新型肥料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暨換屆大會在青島召開,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理事長周竹葉,青島海大生物集團董事長單俊偉,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高永峰,國家化肥質量檢驗中心(上海)主任商照聰,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衛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姜存倉、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馮小海等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計8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主持。
此次會議聽取了分會第二屆工作報告,討論修改了分會工作規程,并選舉產生了分會第三屆負責人。新洋豐成為第三屆新型肥料分會負責單位,公司執行總裁楊磊當選為新型肥料分會會長。
各參會代表集中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的現狀,討論了行業目前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梳理了行業發展思路,確定了第三屆新型肥料分會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計劃。分會接下來將重點圍繞打造交流對接平臺、開展標準及規范的建設、組織會員單位開展綠色產品和技術標準評價、編制新型肥料產業發展報告等方面開展工作。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理事長周竹葉出席會議并做了總結講話。周會長指出,新型肥料分會換屆后要站在新的高度,立足于國家農業產業政策,發展綠色、高效產品,保障農業產品安全,在農業領域減肥增效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型肥料分會會長、新洋豐執行總裁楊磊表示,當選新型肥料分會會長,既深感榮幸和自豪,也更加明確了新洋豐作為產業主體積極踐行、參與和支撐中國新型肥料發展的重要使命和責任。
楊磊認為,中國新型肥料發展的現狀是,不缺新產品,缺的是規范、少的是內功,當前市場上各類新型肥料滿天飛,各種新概念眼花繚亂,肥料產品的商品類別繁多,市場卻愈發混亂,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頂層設計和因地制宜的產品。要推進肥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重點不是“一招鮮”技術,更多的是工藝、農藝集成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產品創新也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關鍵應該在養分配方的優化、產品本身系統地基礎研究、增效物質的作用機理研究、工藝集成技術的定量化研究等方面做好基礎工作,踏踏實實補好短板、練好內功。
楊磊介紹,新洋豐一直以“24字方針”為原則,確保每一粒肥料養分足量、質量過關,為保障糧食安全、維護農民利益,盡到企業應有的責任。2010年起,新洋豐聯合中國農大張福鎖院士等國內外科研院校專業力量,率先轉變思路,建立完善了科學嚴謹的產品開發流程,按照“大配方、小調整”的戰略,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實現了從通用型肥料向區域配方肥的升級,奠定了中國作物專用肥料領導者的行業標桿。2015年起,新洋豐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強化產學研合作的基礎上,積極踐行國家化肥零增長、有機肥替代等重大行動,持續推動產品升級,開發了一系列環境友好、養分高效、功能集成、輕簡省力的新型肥料和應用技術,構建了滿足土壤健康和作物營養需求的四大產品體系。2018年,新洋豐聯合中國農大共同申報的農業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
作為產業主體,新洋豐未來將圍繞綠色發展需求,主要從兩個方面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一是在先進制造方面,將著力打造環保全達標的生產工廠、自動化智能化控制的生產工廠、國際一流水平的新型肥料生產工廠等三個樣板工程,樹立行業先進標桿;二是在研發方面,將推動成立中低品位磷礦石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研究中心、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中心、以農業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為抓手構建作物營養與精準施肥研發平臺、國際水平新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四大科研平臺,構建可持續創新能力。
作為負責單位,新洋豐設想新型肥料分工會的工作,將圍繞行業共性問題和重點方向領域,在引智、引資、引策和引領等四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通過磷復肥協會和新型肥料分會的平臺,更好地凝聚國內外、產學研專業力量,爭取國家的科技項目和經費,影響和推動國家層面出臺有利于行業新型肥料發展的政策措施,分會各成員單位在新型肥料的研發、創新方面走在行業前面,為行業樹立起好的標桿和榜樣。
楊磊表示,新洋豐將不辱使命,堅定不移服從協會領導,堅定不移團結和服務好各成員單位,落實好協會及分會的每一項工作,體現新型肥料分會的平臺價值,凝聚產業優勢力量,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機制,圍繞肥料產業和農業綠色發展的新時期、新主題,與時俱進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