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吉林新聞聯播》播出了脫貧攻堅西部行系列報道,報道中針對洋豐通榆縣“扶貧科技小院”在邊昭鎮五井子村的幫扶脫貧工作進行采訪,中國農大-新洋豐“扶貧科技小院”助力農友脫貧攻堅事跡,得到通榆縣政府部門的充分肯定。
通榆縣地處吉林省西部,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十年九旱的氣候條件,加之土地鹽堿性強、耕層薄,農民靠天吃飯思想和廣種薄收現象嚴重,這些都制約了通榆縣農業發展速度。邊昭鎮五井子村便是一個典型例子,該村有235戶貧困戶,在農業生產硬件設施上條件較好,但作物產量卻比不上其他村莊,主要原因便是科學種田的意識和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科技。五井子村包保干部、書記紀德永在考察該村農業基本情況后,決定增強當地農民科學種田的意識和技術水平,這與中國農大—新洋豐“扶貧科技小院”的宗旨高度符合,于是雙方共同謀劃,開展了“精準扶貧、科技扶智、思想扶志”系列扶貧活動。
4月底,新洋豐農化員和富田農業技術人員為五井子村的部分田塊取土化驗,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5月10日,新洋豐肥業會同洋豐通榆經銷商畢見波,向10家洋豐試驗示范田種植貧困戶無償提供化肥和種子,確保他們順利完成春耕備耕工作;5月28日,洋豐農化員及中國農業大學米國華教授、吉林農業大學高強教授一行,深入五井子村田間地頭,指導貧困戶對玉米科學施肥;7月2日,洋豐農化員會同吉林省大田熱線專家王桂華老師,趕赴五井子村就作物病蟲害進行防治,并舉辦了多場農業植保科技講座......
在新洋豐及通榆縣政府部門的幫扶支持下,五井子村現已建立8個農業種植合作社和1個庭院經濟合作社,每個合作社將負責帶動30戶貧困戶脫貧。同時,洋豐“扶貧科技小院”通過種植示范田的方式,激發了合作社貧困戶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的熱情,讓貧困戶科學種田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當前,在新洋豐試驗示范工作的技術引領下,五井子村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在望。該村通過綠色、高效農業種植方式產出的小米、葵花籽、葡萄等特色農產品,將于9月中旬亮相“2016東博會”。
據悉,吉林省市縣各級媒體宣傳部門對新洋豐“扶貧科技小院”做法紛紛“點贊”,并通過新聞媒體廣為傳播,以助力全省打贏扶困脫貧攻堅戰!

(新洋豐農化員在洋豐精準扶貧示范田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