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檔案:杜芝國,1972年出生,2000年進入洋豐,現為總部硫酸鉀復合肥廠電儀車間主任, 2015年被集團評為勞動模范。

認識杜芝國幾年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年齡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也無論是他直管的下屬,還是其他人,見到他都叫“師傅”。對此,我開玩笑問他:“你這家伙行啊,給誰都當師傅,有什么說法嗎?”“當師傅必須具備‘三個標準’。”這就是他的回答。
標準一:師傅必須有作為師傅的能力
作為電儀車間的當家人,杜芝國認為自己要想坐穩這個位置,就必須在專業技能上當得起大家的師傅。為此,他總是把“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作為工作的第一需要。他通過不斷努力,小到普通的照明電路、電器設備的維護維修,大到高低壓電路組網、電站組建、電器設備電路性能改善、程控通訊網絡系統的籌備與設計,杜芝國都能駕輕就熟。2013年11月,在對新建成的該廠選礦車間進行電器設備安裝時,面對從佳源拆卸過來的舊配電柜的改造利用、現場科學布局及自動化控制等難題,杜芝國硬是憑借自己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帶領同事們逐一攻克,最終使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在球磨機調試時,操作平臺上的觸摸屏按鈕無法啟動設備,廠家對此束手無策。杜“師傅”沒有當旁觀者,而是配合廠家全天24小時不斷地在現場查看設備電路,在資料室查閱設備原理圖,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終于找到問題所在。廠家經過他的點化,設備終于愉快地唱起了歌兒,他也哼起了小調。由于他專業技能過硬,掌管電儀車間以來,該廠基本上沒有出過較大的電器設備事故。廠領導常說,只要有杜芝國在,電儀設備的維護檢修就不用擔心。
標準二:師傅必須有作為師傅的擔當
對杜芝國來說,真可謂是名師出高徒、桃李滿天下。大概統計一下,目前無論是公司總部還是子公司,有很多電儀工都是出自他的門下或得到過他的指點。這些人中,不少同志已從一名普通的工人成為部門主管或單位的骨干。現在的電儀車間25人中,高級工有17人、中級工4人、初級工4人,高級工占總人數的68%。我到車間巡查時曾問過他的弟子:“你們師傅平常怎么帶你們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是“認真”,就是搞事認真、學習認真、解決問題認真。細想一下,我才恍然大悟,是呀,認真意味著用心,只要認真,搞事就會講標準、學習就會有收獲、解決問題就能有成效。也許正是因為“認真”,他掌管的電儀車間,不少人都在極短的時間內,都從門外漢成長為熟練工、中級工,直至高級工。
標準三:師傅必須有作為師傅的品行
杜芝國不斷工作上認真,生活上也是如此。這些年,只要在他手下工作過的職工,家中有大事小情只要讓他知道,不論遠近,他都親自登門拜訪慰問或送上祝福。熟悉他的人都說,杜芝國是一個敢于在領導面前講真話的人、勇于站在正義一方講公道話的人,還是一個善于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勤于工作、一絲不茍的人,樂于在生活上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人。正是他的這種高品行,不但促進了手下人專業素質的快速提升,更是帶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有戰斗力的團隊。只要公司有外援任務,第一想到的就是他們,而他們也從沒有給公司抹過黑,每次都是圓滿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