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艷,女,總部塑編廠圓織車間操作工。2004年進入該廠以來,工作積極主動,勤奮努力,每天不停地穿梭在圓織機中間接線、穿線、換線。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始終如一,默默無聞地奉獻了十五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業績征服了全廠干部員工。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边@句詩詞是對李艷工作的最好寫照。她從進廠以來,無論寒冬抑或酷暑,都堅守在生產第一線,默默奉獻著光和熱。俗話說:“平靜的湖水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先鋒”。李艷深深懂得,坐而論道無濟于事,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剛進廠時,她對織布一竅不通,為了掌握好每一項技術,虛心跟師傅學接線頭,學巡回檢查,學識別疵布。為了打一個合格的“結”,她經常要把這個動作重復上百次,上千次……甚至回到家中也要堅持練習,纖細的手指被紗線拉出長長的口子都不曾言棄。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僵硬的手指漸漸靈活了,線頭在她手中變成了歡快的音符,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促使她在眾多女工中脫穎而出,操作水平明顯提高,很快就適應了工作,從最初的一臺機、兩臺機,到現在的三臺機,設備都在她手里游刃自如??v使揮汗如雨、辛苦勞累,她仍然執著地堅守在圓織崗位,用千絲萬縷的紡線紡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困難當前試真金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編織袋產品質量標準越來越高,設備也不斷更新換代,隨之而來的則是要求操作水平不斷提高。李艷現在所操作的3臺圓織機都是六梭恒成機,相比以前的四梭圓織機,操作技術更高。雖然她剛上機時,織出的布不僅容易毛絲還經常斷線,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但是李艷從未退縮,而是毫不畏懼,迎難而上。為了掌握設備性能,她不斷研究說明書,在崗位上仔細摸索,通過聽聲辨別設備故障,終于全面掌握了3臺設備的性能。多年來,李艷每月總產量總比其他同事高出2000-3000米,并多次以高產量、低廢品率當選“本月之星”;2018年個人總產量達到60多萬米,低廢品率穩居車間前茅。
姐妹情深傳幫帶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崩钇G是一個性格活潑、為人隨和的人,車間姐妹都愿意和她接觸交朋友,分享工作經驗。近幾年來,紡織行業普遍存在“招不進,留不住”用人情況,新員工上機問題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帶的,李艷卻主動請纓師徒結對,手把手教新員工如何接線、穿線、換線等紡織技術。在她的細心幫助和認真培養下,她所帶的徒弟基本上都是提前轉正。她不但是新員工的良師益友,更是同事身邊的好姐妹。有一次,離交接班還剩2小時,鄰近機臺突然出現撞梭,幾百根絲全部斷線,眼看著沒辦法將正常的機器交給下一班,不僅影響自己的產量和質量,還將影響下一班同事的產量和質量。鄰近機臺同事當時一臉茫然,急得團團轉。李艷看到后,立刻將手中的活忙完,跑去幫忙穿線。幾百根絲都必須全部整齊排列穿過三、四個孔,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是因為有了李艷的幫助,終于在下班的前一刻完工,鄰近機臺同事感激地握著她的手久久不放。
在塑編廠這個號稱女兒國的天地里,有著多少女工,就有著多少顆火熱的奉獻之心,她們用一雙雙纖細的雙手撐起了生產的大梁。李艷就是這些女工中的一員,在工作中任勞任怨,默默耕耘,像一只永不停歇的梭子,紡織著自己的追求與夢想,用火熱的青春譜寫出一支優美動人的紡織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