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云正在檢測設備運行情況
人物檔案:“肖科長,幫忙把這個合同擬一下。”“肖科長,快來幫忙把圖紙看一下。”“肖科長,主風機振動大,快來幫忙檢查一下。”在總部硫酸廠,大家每天都會看到一位面帶笑容,行動如風的人穿梭在廠部、車間、檔案室之間,擬定合同、查看設備、繪制圖紙等,他就是該廠設備科長肖云。
肖云,從1997進入硫酸廠從事維修工作時,就深深感覺到光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十足的干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還要具備干好工作的過硬本領才行。于是,他就養成了向實踐學、向他人學的好習慣。在工作中,他堅持學中干、干中學;在工作外,他閱讀了大量的與本崗位相關的理論知識。他先后自學了電腦操作、CAD制圖、鼓風機和汽輪機組維修等多種專業知識,注重從書本上和實踐中汲取知識營養,并把掌握到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硫酸廠涼水塔是利用水循環通過直徑6米的風扇葉,給制酸系統和發電系統降溫,葉片上附著的水垢容易造成風扇運轉失衡,從而引起塔體晃動。嚴重時,不僅會導致葉片斷裂,造成設備損壞,若是扇葉飛出,還會引起安全事故。為了保障風扇長周期穩定運行,肖云對涼水塔制定了詳細的點檢計劃,并堅持做好記錄。每周,停機檢查一次,主要查看風扇軸承間隙大小是否在規定值內、葉片是否有斷裂現象,同時對葉片上附著的水垢進行清理等;每月,調整一次軸承間隙、緊固一次螺栓,并做好軸承的潤滑保養。由于點檢到位,避免了多起設備事故的發生。
肖云在“治未病”上有他獨特見解,在“治已病”上更是會想方設法降低維修成本。去年8月20日,一線余熱混合器出口穿孔,當維修工打開保溫棉,發現是混合器的出口變頭殼體漏酸,而出口殼體里面的襯四氟外殼是不銹鋼材質,這種鋼襯四氟的設備一般不會出現滲漏。肖云在現場查看了設備滲漏情況之后,很快分析出是襯四氟接口處出現滲漏,導致殼體腐蝕出現漏酸現象。
以往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停車將管道內的硫酸排空進行焊接,就因為一個小小的漏點停車,這得給廠里帶來多大的損失呀?決不能讓這個小小漏點難倒“英雄漢”,肖云通過現場分析,反復推敲,制定出在不停車的情況下,用螺桿堵漏的維修方案。即用直徑24毫米的螺母焊在漏點上,再將螺桿纏上生料帶擰在螺母上,這樣一來,螺母和螺桿配合的天衣無縫,徹底堵住漏點,然后再對外殼體用不銹鋼板制作成弧形進行加固。
因為平臺地方受限,全程只能蹲著作業,肖云作為現場指導人,一刻都未離開,從當天13:30一直堅持到21:00,近8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累得衣服都全部濕透了。漏點完美堵上,別人都下班了,他卻還留在現場觀察了很久。這一成功的漏點維修方案,后來被廣泛復制和應用。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肖云對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他每天早來晚歸,兢兢業業,每天都會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即使是一個小小螺絲釘未處理完成,下班后他都不會離開。他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洋豐人特有的責任使命和擔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