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老虎臺鎮,種植大戶付強做了一個在許多人看來有些“固執”的決定:連續五年,他的千畝馬鈴薯田堅持使用“洋豐”14-16-15硫酸鉀復合肥這一款肥料。
10月9日,新洋豐南疆銷售分公司農服團隊在付強的馬鈴薯地里做回訪,他捧起基地管家剛挖出的馬鈴薯開心地說道:“你們看,這薯塊個頭多均勻、色澤多鮮亮,周邊種植戶總說肥料要換著用,但我就認準了‘洋豐’14-16-15硫酸鉀復合肥這個‘老伙計’。五年了,不管氣候如何,畝產一直很穩定,我們這一片土豆畝產基本都在1萬斤左右,我的土豆畝產至少比每年換肥的鄰居要高出200~300斤?!卑醋畹褪袌鍪召弮r0.7元/斤計算,付強的千畝土豆每年都要增收15萬元左右。



正在采收土豆
老虎臺鎮的沙質土壤保水保肥性差,加上山頂寒冷多降水,山下溫暖又干旱,農業全靠雪水來澆灌,這一顯著的山區氣候差異,給馬鈴薯種植帶來嚴峻挑戰。付強回憶,早年他嘗試過多種肥料,結果不是前期莖葉徒長、影響后期結薯,就是因養分流失導致薯塊商品率低。“那會兒年年為選肥操心,產量卻像‘過山車’一樣不穩定?!?/span>
轉變始于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試用了“洋豐”14-16-15硫酸鉀復合肥,效果非常顯著。主要表現就是馬鈴薯苗期植株健壯不旺長,根系扎得深;到了薯塊膨大期,后勁十足,收獲時畝產直接提高了一成多。
經過五年的使用,付強早把“洋豐”14-16-15硫酸鉀復合肥的“脾氣”摸得透透的。這款肥料之所以能在沙質土上表現穩定,關鍵在于其“前控后?!钡目茖W配比設計。氮含量穩定,不催苗不燒根,既能避免沙地中常見的氮素流失和燒根風險,又能精準滿足馬鈴薯膨大期對磷鉀的高需求,這是實現商品薯率高的核心。磷鉀含量充足,結出的薯塊不僅又大又光滑,還淀粉含量高,因此深受收購商的青睞。


示范田土豆
2024年,拜城遭遇了罕見干旱天氣,不少種植戶減產嚴重,付強的馬鈴薯卻再次穩住了產量。“收成沒掉,薯形反而更飽滿?!彼锌骸斑@份‘踏實’,是別的東西換不來的?!?/span>
如今,又到采收季,田間機械轟鳴,一筐筐飽滿的馬鈴薯正被裝車運走。問及今后的打算,付強毫不猶豫地說道:“今年我還要擴種200畝,繼續用‘洋豐’14-16-15硫酸鉀復合肥。穩穩攥住‘新洋豐’,年年都有‘豐收糧’。這就是我五年實踐的最好證明?!?/span>
從試探到信賴,五年不換肥的堅守,不僅為付強帶來了穩定的收益,更為當地作物用肥樹立了一個可復制的管理樣本。在現代農業中,精準選擇與長期驗證,遠比盲目追逐與更換更有價值,這正是千畝馬鈴薯田給予廣大農友最樸素的智慧啟示。

9月底,馬鈴薯膨大后期,付強(中)與新洋豐農服團隊成員在地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