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7月以來,全國各地都開啟了“高溫模式”,盡管驕陽似火,熱浪滾滾,暑氣灼人,但有一群人,仍頂著高溫,冒著酷暑,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他們在生產(chǎn)線穿梭忙碌,規(guī)范操作,保質(zhì)保量完成生產(chǎn)任務(wù);他們?nèi)蔽溲b,不怕臟累,為設(shè)備護航;他們不惜一身力氣,勤勞肯干,每天裝卸百噸貨物;他們立于灶臺,處“熱”不驚,烹飪佳肴……他們是操作工、維修工、裝卸工、廚師……他們是最可愛的洋豐人!他們在炎炎烈日下?lián)]汗如雨,他們在高溫酷暑里咬牙堅持,真實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甘于奉獻、愛崗敬業(yè)、團結(jié)互助的洋豐故事!
兩名職工正在高溫下卸車
7月7-11日,山東新洋豐尿基廠原材料集中到貨,平均日卸貨量達2100噸,7月9日更是高達2600噸。為緩解卸車人手不足問題,及時完成裝卸任務(wù),廠委會組織干部職工成立了臨時卸車班。雖然烈日當頭,但大家不僅沒有抱怨,還干勁十足,一心只想盡快把原材料卸完,保障生產(chǎn)?。ㄖx景)
工人正在奮力拉出舊氨罐
7月10日,總部硫酸廠副廠長趙云帶領(lǐng)設(shè)備科人員和維修工拆除磷銨廠的2個舊氨罐。每個氨罐重約24噸,只能通過工字鋼用手動葫蘆一點點將氨罐拉出來。烈日下,師傅們揮汗如雨,歷時4天終于將2個氨罐成功移出。移出的舊氨罐將用于更換硫酸廠二線2個酸循環(huán)槽,可節(jié)約成本近40萬元。(呂海燕)
工人正在清理磷石膏
7月13日,宜昌新洋豐磷銨廠磷酸車間對三線進行檢修。在清理出管道的污垢后,工人們開始清理磷石膏。這群樸實勤勞的工人絲毫不吝惜他們的體力,你一鍬我一鍬,將磷石膏上到鏟車內(nèi)。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服,汗珠從通紅的臉上滾落,他們也不曾休息,歷經(jīng)2個多小時的勞作,終于完成了磷石膏清理工作。(鄧瓊芳)
出灰工正在檢瘤塊
7月中旬,荊門地區(qū)持續(xù)高溫,眾為氧化鈣廠轉(zhuǎn)窯車間里的溫度比室外還要高。在這里工作的出灰工是最辛苦,他們身處地下半封閉廊道,通風設(shè)施吹出的風也是熱的。剛出窯的氧化鈣塊灰接近40℃,出灰工要戴著厚厚的手套,撿瘤塊、分渣石,更是“熱上加熱”,每班工人下班時都已渾身濕透。 (楊明玉)
衣服濕透的孫玉堂從受限空間出來
孫玉堂師傅是新洋豐中磷硝基復(fù)合肥廠打疤人員中年紀最大的一位。7月的一天,當他接到一烘進料口打疤任務(wù)后,立即戴上護目鏡和防塵口罩,系上安全帶,提起風鎬就進入了受限空間,開始一錘一錘地敲打。沒多久,孫師傅就已經(jīng)全身濕透,臉上的汗水不斷掉落,但他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堅持打疤完成才出來。(盧娟娟)
彭和平(左)和孫偉(右)正在檢修電除塵
7月中旬,新洋豐中磷硝酸廠硫酸車間進行年中檢修。該廠副廠長彭和平和硫酸車間主任孫偉兩人身先士卒,穿戴上防護服、防護手套和防護面罩,全副武裝進入電除塵內(nèi)部進行檢修。電除塵在正常運行時溫度有近200℃,雖然停車檢修但設(shè)備內(nèi)的溫度仍超過50℃。待檢修完成出來脫下防護裝備,兩人已是滿面通紅,汗流浹背,衣服都能擰出半桶水來。(李麗)
磷石膏渣庫人員對新子壩管線進行加固
維修師傅夜間檢修中碎機
為確保新建的子壩安全運行,新洋豐中磷磷銨廠磷石膏渣庫的職工們頂著烈日,對庫內(nèi)的回水泵等設(shè)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選礦車間的維修人員利用停電空檔期,及時對磨損的尾礦管進行更換。白天他們頂著烈日作業(yè),夜間他們也在加班加點工作。夜間巡查時,維修人員發(fā)現(xiàn)中碎機防塵圈有異常,為了確保生產(chǎn),他們頂著陣陣熱浪和蚊蟲叮咬,將設(shè)備一點點地拆下、檢查、維護、重裝……有位師傅說:“汗流得太多了,我今天已經(jīng)喝了8瓶水,肚里發(fā)脹,可嘴里還是干?!北M管如此,大家還是鉚足了干勁,用最短的時間將設(shè)備修復(fù)。(劉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