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4日,由華頓經濟研究院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隆重舉行,新洋豐應邀參加此次論壇。
今年8月份,在證券時報、新財富雜志主辦的“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活動中,新洋豐入選“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前十”。本次論壇大咖云集,前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及中央政策研究室前副主任鄭新立等經濟學家出席,分別就中國及世界經濟的現狀與趨勢發表了主旨演講,新洋豐執行總裁黃鑌先生作為企業代表,也就新洋豐發展戰略和中國宏觀經濟發展發表了20分鐘的精彩演講。
對于新洋豐轉型大農業的戰略,黃總重點與參會者分享了公司國際化思路及創新的理念。黃總指出,國際化戰略方面,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的大趨勢下,中國各個行業的優勢企業必須主動參與國際產業合作與循環。新洋豐國際化戰略的重點是技術國際化和產能國際化,主要目標是與歐美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展開技術和產能合作,并在條件成熟時展開跨境并購。創新方面,中國企業歷經市場驅動、資源驅動和效率驅動三大發展歷程,目前進入創新驅動的新階段,新洋豐創新方向將圍繞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在農資肥料和現代農業領域的應用,探索在技術、產品、服務和模式等各方面的創新。
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黃總從需求與供給兩方面表達了觀點。需求方面,人口紅利繼續存在,由原來的供給端提供廉價勞動力,將發展到需求端,表現為中產階段崛起所催生的消費升級。供給方面,中國人勤勞聰明,富有創造力,有能力在供給端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最終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完成供給側改革的終極目標。目前中國人均GDP為8400美元,預計可在2025年前達到12000美元,屆時中國就會成功突破中等收入國家陷阱,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從而完成經濟結構的轉型和產業升級。在這個過程中,國家要在宏觀層面給予政策支持,但根本上還需要各企業在微觀層面具體實施,并最終通過各行各業領軍企業轉型的成功匯集成為國家宏觀經濟的成功。

(新洋豐執行總裁黃鑌先生正在發表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