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由新洋豐和華中農業大學聯合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作物專用高效復混肥料研制與產業化”進展交流會在新洋豐荊門總部如期舉行,中國農業大學、鄭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中化化肥、司爾特和新洋豐等九個課題組的成員單位悉數參會, 湖北省農業廳和沙洋縣土肥站的相關領導也應邀出席會議,新華網、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和荊門電視臺等媒體單位對會議進行了現場拍攝。新洋豐總裁黃鑌、副總裁王雁峰、市場總監韋萬成等高管參加會議,并陪同與會領導和專家進行了參觀和觀摩。
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為作物增產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過量和不合理施用也造成了環境污染、耕地質量下降、農產品質量不安全等一系列突出問題。“作物專用高效復混肥料研制與產業化”項目就是針對上述問題,由中國農業大學牽頭組織,各成員單位分工協作,共同研制出新型高效復混肥料及水溶肥料替代產品與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生產和大面積推廣,推動我國復混肥料和水溶肥料產業技術升級,為我國化肥減量增效提供科技支撐。項目于2016年9月中旬正式啟動,本次各成員單位第一次齊聚新洋豐,共同交流并探討項目進展情況、下步工作計劃以及項目進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困惑,為后期工作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3日上午,與會領導和專家一行前往新洋豐石橋驛總部生產基地,重點參觀了基地最大的生產單位——硫酸鉀復合肥廠。該廠有7條生產線,年生產硫酸鉀復合肥能力80萬噸,該廠產品長期以來深受廣大用戶和農民朋友的青睞,是新洋豐的拳頭產品之一。專家們對硫酸鉀復合肥廠的中控室十分感興趣,向操作人員詳細詢問了各種原料的配比、各項工藝參數等情況。參觀當天,該廠生產的產品正是新洋豐目前正在主推的新型肥料之一——添加了中微量元素的“鋅磷鎂”配方產品,該產品自推出以來在果蔬等經濟作物產區反響良好。與會領導和專家在該廠包裝車間機器人碼包臺前駐足良久,既為越來越先進的生產企業機械化操作所感嘆,也為新洋豐在新型肥料研發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而欣慰。領導和專家一行還前往新洋豐子陵試驗基地參觀了智能溫室大棚和室外試驗示范種植區。
參觀完后,現場交流會在荊門培訓中心四樓會議室舉行。新洋豐副總裁王雁峰主持會議。
新洋豐總裁黃鑌介紹了企業發展戰略。他首先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全面闡述了戰略環境,從而引出新洋豐“在農資肥料行業做大做強做優的基礎上,積極謀劃向現代農業領域轉型升級”的戰略思路,重點強調產品創新是新洋豐在農資肥料行業做大做強做優的第一大抓手。他表示作為一家在行業內有較大影響力的上市公司,新洋豐在關注經濟效益的同時更關注社會效益,將在農業生態恢復等方面承擔更多的企業責任,希望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關注企業的發展。
作為課題主持人,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江榮風介紹了整個項目的進展情況,該項目自去年9月份正式啟動,10月份對課題進行了分解,2017年將進一步細化項目工作思路,研究方向側重于市場化運用,依托農資企業將最新研究成果切實轉化為產業化,服務于農業。江院長表示,中國農業大學將認真做好項目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出各成員單位的智慧和力量,促使項目順利推進并圓滿完成。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任濤,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講師吳良泉,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副院長、教授侯翠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史建碩,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田發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臨沂農業研發中心經理焦衛平,新洋豐研發中心試驗驗證部副部長劉世昌,安微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骨干陳俊陽,分別代表成員單位匯報了前期項目進展情況和后期工作計劃。大家紛紛表示,將齊心協力,研制出真正有效的新型復混肥料,為國家農業減肥增效做出貢獻。
湖北作為全國的農業大省,特別是油菜種植面積和種植水平一直位于全國前列,是項目中水稻和油菜試驗示范的主要區域。湖北省農業廳對此項目高度關注,油菜辦公室副主任魯明星專程參加了本次會議,同與會專家們暢談交流。他對項目已經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同時希望項目研發與適應市場需求、農產品安全、農民種植習慣等結合得更加緊密。
與會領導和專家還就中微量元素有效性評價、原材料選擇、科學施肥和農民實際施肥習慣匹配性、復混肥和功能性肥料匹配等問題進行了熱情交流,會議一直開到中午十二點半,大家才戀戀不舍地散會共進午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