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十點,江蘇省睢寧市古邳鎮呂集村呂亞東農資經營部。
一位大媽詢問:“現在要給玉米地噴藥,你看要買多少?”
呂亞東問道:“你有幾畝地?”
大媽答:“8畝多。”
呂亞東轉身從柜臺下面拉出一個箱子,拿出4瓶藥水,說道:“一瓶藥兌20公斤水,打兩畝地。一共20塊錢。”
大媽交錢后,拿著藥水騎著電瓶車匆匆離去。
前后不到一分鐘,一筆生意就完成了,尤其是大媽竟然不問價錢,不問效果,就被呂亞東兩句話“忽悠”了,別具一格的銷售方式,讓人驚奇不已。
呂亞東的這份本領從何而來?細究之下,方知來自他近三十年的誠信經營和對農作物的準確診斷。
1990年,呂亞東從農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當地供銷社從事農資銷售業務。他利用自己懂得農化知識的長處,經常幫助前來購買農藥化肥的村民出主意,讓大家買到對路的產品,施用后效果明顯。漸漸的,供銷社有個值得信賴的“莊稼醫生”的事情就傳開了,很多素不相識的村民都專門等著他上班后,請他幫忙拿主意購買產品。
幾年后,農資產品經營渠道放開,不再由供銷社專營。呂亞東看準機會,果斷“下海”,在呂集開起了一個農資經營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始終堅持一個觀念:只有銷售好產品,才能賺得安心錢。為此,他嚴把進貨關,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寧肯少賺錢,也不賺昧心錢。2004年,他經過多方考察比較,選定了洋豐肥料作為肥料主營產品。由于他銷售的產品質量過硬,效果明顯,價格實惠,為人熱心和善,很快就贏得了周邊村民的信任,從早到晚店里幾乎不斷客,近幾年僅洋豐肥料的年銷量都在200噸以上。名氣打響后,很多小廠家找上門來開出優惠條件,甚至表態售后結賬,都被他委婉而堅決地拒絕了。
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做到對當地的每一種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和施肥噴藥劑量了如指掌,呂亞東在周邊村子里開始租地,這個村10來畝種植玉米,那個村10來畝種植花生,陸陸續續地,竟然租賃了100多畝土地,種植了當地的各類農作物。他全部實行機械化作業,噴灑施用的都是自己店里銷售的產品,作物長勢明顯要超過周邊其他田塊,雖然沒有插上牌子,但大家都知道是他種的示范田。據呂亞東介紹,這100多畝地由于實行機械化,勞動強度并不大,加上農藥化肥對路,平時田間管理也不多,店里兩三個人偶爾抽空就足以應付,每年的純收入大約7萬元。更重要的是,這些田塊不僅是示范田,也是他的試驗田,什么時候撒肥打藥,打多少藥施多少肥,他由此一清二楚。村民們來買農藥化肥,只需要告訴他有多少畝地,種植的什么作物,他就馬上推薦對路的產品。
長期以來,呂亞東堅持不賣假貨水貨,利用豐富的農化知識為村民免費提供診斷咨詢服務,久而久之,大家來店里買東西,直接是推薦什么用什么,開價多少給多少,直接付錢拿貨走人。這也成了呂亞東農資經營部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呂亞東(右)正在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