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間,新洋豐(000902)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一家從事現代蔬菜全產業鏈服務的公司——江蘇綠港51%股權,交易對價為3.99億元。交易對方李文虎等31名自然人承諾,江蘇綠港2016年至2018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不低于6526萬元、9789萬元、13052萬元。
江蘇綠港是一家主營設施農業裝備建造、果蔬育種研發、運用椰糠無土栽培等技術進行工廠化種植、作物專用肥及水肥一體化精準滴灌,并實施智能化管理的現代蔬菜全產業鏈集成服務商。
作為國內領先的復合肥企業,新洋豐此次收購江蘇綠港是其在現代農業領域邁出的實質性一步。近日,新洋豐執行總裁黃鑌就此次收購事宜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他表示,未來新洋豐將會繼續在現代農業進行布局,形成肥業和現代農業雙業并重并協同發展的戰略格局。
肥料主業仍有做大做強空間
公開資料顯示,新洋豐創建于1982年,當時僅有資產50萬元,員工20余人,年產肥料2000噸。歷經30多年艱辛發展,目前總資產接近70億元,員工6000余人。
目前,新洋豐年生產各類高濃度磷復肥600萬噸,在湖北荊門、宜昌、鐘祥、四川雷波、山東菏澤、河北徐水、廣西賓陽、江西九江和吉林扶余建有八大生產基地,形成了產品多元化、輻射全國的良好產能布局。
據了解,無論從生產規模、品牌優勢還是渠道實力的角度來考量,新洋豐在復合肥上市公司中排名均位列前三甲,公司業績也持續向好。財務數據顯示,新洋豐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6.19億元,同比增長15.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30.69%,基本每股收益達到1.17元。2016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32億元,同比增加2.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增加23.60%。
根據新洋豐的發展戰略,公司計劃到2020年實現自有化肥產能為600-700萬噸,其中新型肥料占比一半以上,實現銷售收入150億至200億元,凈利潤率達到12%至15%。
目前,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化肥產業也正在面臨產能過剩、轉型升級等復雜考驗。黃鑌表示,針對日益加劇的行業競爭,公司早有預期和準備,會通過技術、產品和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同時發揮母公司在資源儲備方面的優勢,逐漸收割同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釋放出來的產能份額和市場份額,從而在復合肥行業繼續做大做強做優。黃鑌認為:“其實競爭加劇在今年已經體現出來了,但隨著跟隨梯隊里的一些弱勢企業退出市場,全年7000億至8000億元的市場規模依然存在,市場需求量也并未減少。目前我們第一梯隊的幾家企業市場占比均未超過5%,未來隨著競爭力度的加大,市場份額會進一步集中,第一梯隊市場份額總體占比將達到30%左右,因此公司的復合肥主業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綠港是全國唯一一家從事現代蔬菜生產全產業鏈服務的公司,公司主營果蔬育種研發、工廠化種植和果蔬產品及其專用肥料的生產、銷售,依托為客戶提供現代化農業園區的規劃施工,研發推廣行業領先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椰糠無土栽培技術和蔬菜生產分段施肥技術等,配套搭載遠程溫室智能控制系統等物聯網系統平臺及提供后期現代農業園區管理服務。江蘇綠港現已研發和推廣的生物基因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椰糠無土栽培技術、植物營養技術(分段施肥)和智能控制技術等在全國領先于同行業5-6年。
此前新洋豐的肥料主要覆蓋農資產品的終端,因此收購江蘇綠港在公司看來是形成技術、產品和渠道的互補。“新洋豐可以利用江蘇綠港在作物專用肥和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開發適合于公司水溶肥應用的的水肥一體化智能裝置,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水溶肥+裝置+金融服務’的創新模式,雙向促進各自產品的市場推廣和應用。”黃鑌表示。
而對于江蘇綠港來說,雖然其已經擁有成套的先進解決方案,但由于公司目前處于高擴張時期,迫切需要像新洋豐一樣擁有資金優勢、產業資源和渠道廣度的上市公司來促進公司業務發展。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江蘇綠港實現營業收入2.5億元,凈利潤為3339萬元,2016年前5個月實現營業收入1.66億元,凈利潤為2724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在新洋豐資金優勢的支持下,綠港管理團隊預計2016年下半年的業績將比上半年大幅增長,對完成甚至較大幅度超過承諾業績很有信心。此外,新洋豐目前的渠道已經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可以為江蘇綠港的產品提供覆蓋全國的推廣渠道。綜上所述,本次收購對雙方可謂是一次“1+1>2”的雙贏合作。
按照新洋豐的規劃,收購完成后公司將逐步與江蘇綠港實現戰略協同,以復合肥及農化服務為核心主業,并借助各類金融服務和資本平臺,逐步拓展智慧農業(農業大數據、物聯網、農業電商及金融)、高端現代農機裝備制造及農化服務等現代化農業相關業務,增強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技術水準和市場影響力,為公司全力打造中國現代農業引領者奠定基礎,實現從復合肥制造企業向現代農業相關技術、產品與服務綜合提供商的現代農業企業的轉型與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現金并購的創新之處在于,江蘇綠港的全體交易對方承諾,將在收到第二筆股權轉讓款6個月內,在二級市場買入新洋豐股票,累計購買金額需達到本次受讓對價總額的50%,并鎖定36個月,以用于業績對賭的股份補償來源,在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同時也有助于激勵綠港核心團隊。一名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讓交易對方拿出真金白銀增持,可以說是給投資者吃了定心丸,這一交易模式符合價值投資導向,值得鼓勵和推廣。
謀劃現代農業
黃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中國農資產業發展先于農業發展而先行成熟起來,公司在肥料產業積累的資本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公司擴張首先會選擇向現代農業下游的發展來完善全產業鏈,而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規模的集約化、生產方式工業化和精準智能化,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現代農業企業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因此,除了收購江蘇綠港之外,新洋豐未來將借助旗下子公司的平臺繼續在現代農業產業布局。近期,新洋豐全資子公司湖北新洋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110家經銷商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參股的方式對渠道商和經銷商進行公司化改造,實施營銷渠道提升戰略,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向農資產業進行橫向延伸。
黃鑌對記者表示,“公司既定發展戰略是在復合肥行業繼續做大做強做優的同時,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優勢作用,通過戰略投資和資源整合,以內生發展與外延式并購相結合的方式,在創新與資本雙輪驅動下,堅定不移地向現代農業方向延伸,尤其是現代設施農業,現代農產品加工裝備和可信任優質農產品的生產種植和流通領域。可信任優質農產品將成為公司大力發展的領域,除了現代設施蔬菜以外,公司還在蘋果等果業方面積極謀求延伸。此外,在時機成熟時,新洋豐不排除通過并購較成熟的渠道商等方式,實現對江蘇綠港下游產業鏈的布局。”
據《南方農村報》報道,新洋豐總經理楊華鋒表示,計劃到十三五末期新洋豐的農業板塊利潤目標達到5個億。
如何實現5個億的利潤目標,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不過在黃鑌看來這并不是難題,他對記者表示,“對于本次收購綠港,我們初步計劃是,到2020年江蘇綠港預計實現大約50億元的營業收入,貢獻的利潤將不低于5個億。未來,新洋豐將繼續加碼現代農業產業的擴張和延伸,實現雙業并重、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