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林橋,男,漢族,湖北荊門人,1983年6月出生,2004年9月進入新洋豐總部硫酸鉀復合肥廠,2010年5月外派四川新洋豐至今,現任磷銨廠選礦磷酸車間主任。他憑著踏實的工作作風、執著的敬業精神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在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績,多次被評為集團“勞動模范”。
.jpg)
林橋正在車間查看巡檢記錄
林橋自入職公司以來,一直用“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句話告誡自己要認真工作,并將之記在筆記本里,時刻提醒自己。最開始,他從事維修工作,因為技術精湛、工作態度謙和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6年后,四川新洋豐開始基建,他作為技術骨干外派。當時他的孩子還小,但面對公司的安排,他沒有一絲猶豫,義無反顧來到四川新洋豐,扎根涼山深處,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外派生涯,從而立之年一直堅持到了不惑之年。期間,有不少同期或后期外派的同事都陸陸續續申請調回了荊門,但是他始終沒有提過一次調回申請。他表示,如果公司需要,自己將在四川一直工作下去,堅持踐行好當初扎根公司的初心。
2022年3月份,礦石質量不穩,導致磷銨及磷石膏銷售受阻,他多次利用休息時間到同行企業參觀學習選礦工藝,結合公司生產實際情況,認真仔細梳理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建言獻策對浮選預混罐及球磨機旋流器入料管進行技改,被采納并實施后使精礦的五氧化二磷由原來的28.5%左右穩定在29.0%以上,各種能耗下降5%;同時浮選廠房現場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2022年6月的一天,中班球磨機跳閘,值班修理工到現場檢查后無法準確判斷出異常原因,已休息的他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到現場,經仔細檢查發現是油站散熱面積不夠、油瓦溫度過高,導致保護動作跳閘。他迅速組織人員對油站換熱器進行清洗,很快油溫正常,生產也得以恢復。事后,他又將注意事項和解決原理給所有維修工進行了仔細講解。之后,車間維修工在排查設備故障時,在細節上的檢查比以前細致了許多,車間修理人員的技能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車間開車率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他都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維護公司的形象。選礦磷酸車間少數民族員工和漢族員工各占一半,員工的文化程度不一,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如何將這樣一群人凝聚在一起是作為異鄉管理者的他要首先思考的問題。生活中,若員工家中有紅白喜事,他會主動前去隨禮,借機學習和了解員工的生活習俗,并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極大的尊重;在工作中,做到少指責多指導,員工遇到困難時,更是及時主動伸出援手,直至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同時,為了使員工的業務水平得到提升,他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能知識總結為設備管理的“望、聞、問、切”四步法并傳授給員工。“望”即通過觀察,掌握設備運行情況;“聞”即通過聽設備的運行聲音和氣味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況;“問”即每天詢問當班人員設備運行情況,對工藝指標進行合理調控;“切”即是通過對設備故障發生頻率以及設備新舊狀態研究,找準設備維護保養、使用規律,切準設備故障原因,及時制定設備維護保養措施,實施設備健康管理。他真心對待車間每一位員工,熱情幫助他們,并致力提高每一位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愛出者愛返,久而久之,員工也被他的誠意所感動,都緊密團結在他周圍,促使車間的戰斗力和執行力在磷銨廠始終名列前茅。
林橋從一名維修工一路成長為車間主任,改變的是角色,不變的是職責,他始終認為“道雖遠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因此他一直踏踏實實工作,勤勤懇懇做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直默默奉獻著,充分詮釋了洋豐人的愛崗敬業與責任擔當。(文/肖池燕 圖/魏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