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金春霞,女,1974年1月出生,2006年進入山東新洋豐塑編廠,現任塑編廠縫紉車間挽口崗位操作工。多年來,經她挽口的編織袋多達千萬條,從未出現過一條瑕疵產品。憑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嫻熟的操作技能,她多次被評為公司“本月之星”和“最美女職工”。
.jpg)
安全知識的“傳播箱”
安全乃生產之基石,縫紉車間挽口崗位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存在許多潛在的安全隱患。金春霞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面對公司員工必須熟記“四知卡”和崗位安全職責的要求,對于她這個高中生來說并非難事,但縫紉車間員工大多數都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每次安全檢查時,看到有員工因檢查不過關而停崗學習,她就心急如焚。為了讓每位員工都能深刻理解并牢記安全知識,她利用業余時間將安全操作規程、“四知卡”、崗位安全職責等內容錄制成錄音,供同事們學習。對于理解較慢的同事,她更是在每天完成生產任務后,用拉家常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直至她們完全掌握。在她的努力下,縫紉車間的安全知識抽查通過率由原來的70%提升至100%,并在公司“四知卡”應知應會評比活動中,榮獲第二季度第一名的好成績。
生產線上的“熟能手”
在車間,金春霞的手速是出了名的快。她每天如同旋風般快捷,無論是熱熔還是不熱熔的編織袋,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完成每一道工序。她常說:“熟能生巧,只要用心,就能更快更好。”2024年上半年,因吉林和山東兩個生產基地高塔復合肥熱熔編織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縫紉車間退休員工較多,人員未能及時補位,且很多員工還是用之前的老操作方法,工序復雜且速度很慢。面對人手不足,生產任務繁重的現狀,金春霞憑借多年總結的經驗,研究出一套高效的操作方法主動分享。她首先將復雜的操作步驟分解成簡單易懂的操作,然后一遍遍地示范,直至每位員工都能熟練掌握。在她的悉心指導下,車間員工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每個人都能完成甚至超額完成日生產任務。
質量至上的“堅守者”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縫紉車間挽口崗位作為塑編廠最后一道工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金春霞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高度的專注和嚴謹,不容許絲毫的馬虎。2024年6月份做熱熔編織袋的時候,內膜四角不到邊,在裝肥料時容易破損,需及時妥善處理。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她拿起一根木棍走到超聲波縫紉機前,仔細查看了編織袋內膜與外袋的距離,用縫紉機完成熱熔編織袋后,將木棍插入編織袋內,小心翼翼地撐開一個角,讓內膜的一角準確地貼合到編織袋的邊緣,然后用手稍稍固定,編織袋內膜就與編織袋的四角完美貼合在一起了。她用這種簡單而又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難題,有效控制了廢品流出,贏得了同事們的陣陣掌聲。
技能傳承的“火炬手”
入廠以來,金春霞帶徒無數,在車間提起她,無人不說她是一位好師傅。2024年,面對縫紉車間因老員工退休導致新員工較多的現狀,她積極響應公司“傳、幫、帶”號召,在操作技能上,將自己多年總結的工作經驗和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徒弟操作時,她會耐心觀察操作過程,一旦發現問題立刻給予指導和糾正。9月份,又有兩個新員工作為徒弟被分配給她。她倆初入車間對陌生環境不適應,操作過程中頻繁出錯,導致情緒不佳。她敏銳察覺到后,立即細心安慰鼓勵,并根據徒弟的小習慣和小問題,針對性給出了解決方案。在她耐心指導下,兩位新員工不僅很快適應了車間操作環境,而且操作技能也取得了顯著進步。
十八年的辛勤耕耘,金春霞見證了塑編廠的變遷和發展。她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縫紉車間這個平凡而又重要的挽口崗位,相信在未來的征程上,她會繼續發揮勞模先進作用,帶領其他同事一起為公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付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