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正是棉花秋桃掛枝時節,湖北荊州公安縣洋豐緩控釋肥示范田里成片成片的棉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預示著又一個豐收的季節。
9 月14 日,公安縣湖北荊農農貿有限公司經理、洋豐肥料代理商吳建華在楊家廠鎮舉行了洋豐緩控釋肥(千里馬)觀摩會,50多名經銷商及湖北新洋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湯新泉、湖北(洋豐)銷售分公司經理陳銳等一行,走進田間地頭,見證了洋豐緩控釋肥在這片土地上產生的神奇效果。
在楊家廠鎮長江村楊樂的棉花田,大家看到這塊6畝多的單壟雙行地膜棉,每株棉花高約1.6 米,莖稈粗壯,葉片深綠,棉鈴大且吐絮旺盛。隨機選了一株棉花,數了一下棉桃數,竟然有58個。據楊樂介紹,他的這塊棉花田壟寬是220cm,壟上行距95~100cm,壟間行距125cm,株距45~50cm,用洋豐緩控釋肥9 袋、有機肥7 袋、鉀肥4袋,平均每株棉桃數50~60個。大家看到,用了洋豐千里馬的棉花長勢相當好,用楊樂自己的話講就是“今年的長勢嗯是(湖北方言,相當于“真的是”)控制不住噠”。吳建華進一步介紹道,楊樂的棉花田每畝平均有1500~1600 株,按95 個棉桃一斤棉花算,他一畝地可收800斤棉花,今年棉花收購價大約是4.3 元,他這6 畝多地可賺不少。吳建華話鋒一轉,坦陳這還不是最好的。他說,黃山頭鎮農戶種植棉花用的是洋豐緩控釋肥加尿素,采取單壟雙行常規棉種植模式,行距寬,棉地水肥充足、通風通光,棉花主莖稈從下至上紅綠適中,長勢旺、長勢穩、棉花桃大,而且一直不脫肥,緩控釋肥省工省時、肥效穩而持久可謂深入民心,棉農用洋豐緩控釋肥真正做到了一次施肥、整季無憂。
觀摩會后,經銷商們參加了洋豐千里馬緩控釋肥施肥效果解析會及棉花高產栽培施肥模式交流會。陳銳經理介紹了新洋豐發展歷史及現狀,解析了新洋豐具有的五大發展優勢,以及產品研發、測土配方施肥、營銷模式改革等相關情況。吳建華通過影像等資料,圖文并茂地展示了他對洋豐肥用戶回訪的成果,指出好的產品加上好的使用、推廣方法,才是關鍵。通過對比分析楊家廠鎮、黃山頭鎮、毛家港鎮三鎮洋豐緩控釋肥用法用量、棉花種植模式等,展示了洋豐緩控釋肥的不同用量在棉花上表現出的效果,并針對三鎮的不同情況,分別給出了施肥指導意見。
洋豐千里馬緩控釋型復合肥是新洋豐同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強強合作,在引進國際先進施肥理念的基礎上,針對我國一次性施肥存在的問題,依據“氮素實時監控、磷鉀恒量監控”的最新養分資源管理技術,按照作物養分需求特征和土壤養分特點,開發與推廣的全新一代緩控釋肥料。該產品自推出以來,受到農民的廣泛好評和經銷商的大力推崇。